春秋天是“紅眼病”流行的季節。這種在醫學稱之為病毒性結膜炎的急性傳染病因感染的病毒不同而分為流行性角膜炎、流行性出血結膜炎。還有一種與季節有關的春季性結膜炎,主要是花粉或微塵等外來因素刺激引起的過敏反應。兒童抵抗力較弱,又不懂得怎樣去保護自己,是最容易被感染的人群。
紅眼病發病快,傳染性強,一般都通過接觸傳染。一個人得了紅眼病,1—2天之內全家可相繼發病,以後再傳播到社會。紅眼病潛伏期很短,接觸後2—3小時即可發病,1—2天後達到高峰。
主要症狀:
患兒大多雙眼先後發病,起初眼睛發癢,有刺激感、異物感、畏光、流淚,而且眼部分泌物增多。幼兒雙眼結膜充血,分泌物增多,有時發生眼瞼水腫,並發輕度角膜炎。重症的患兒還會出現頭痛、發熱、耳前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傳染途徑:紅眼病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會患病。
傳播方式主要是:
一、患眼—手—物品—手—健眼,如接觸患者或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生活用品,與患者共用洗臉毛巾、臉盆,接觸患者摸過的門把、生產工具等;
二、患眼—水—健眼,這是通過患者使用過的水進行傳播的途徑。
如寶寶已患病,必須抓住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提高身體抵抗力3個環節,應采取以下措施:
1、有效的方法是:用抗菌眼藥水和抗毒眼藥水交替滴眼。如果分泌物較多,充血水腫明顯而角膜未受累,可在眼藥水中加入少量類固醇激素則可明顯減輕症狀。
2、暫時不要讓患兒去幼兒園,不要去小朋友家串門,不要到理發店、浴池,以免疾病蔓延;
3、患兒使用過的毛巾、手帕和臉盆要煮沸消毒,曬幹後再用,並為患兒準備專用的洗臉用具;
4、教育孩子注意個人衛生,做到不用髒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眼屎多時,要用幹淨手帕或紗布拭之;
5、患眼不能遮蓋,否則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反而加重病情。
紅眼病病應該如何預防
紅眼病的預防
醫學上稱紅眼病為急性卡他性結膜炎,其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染。往往通過接觸病人眼分泌物或淚水沾過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臉盆、水等),與紅眼病人握手或用髒手揉擦眼睛等,都會被傳染,最終造成紅眼病的流行。夏秋季節,因天氣炎熱,細菌容易生長繁殖,非常容易造成大流行。既然我們知道紅眼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就完全可以預防和防止流行。
(1)、如果發現紅眼病,應及時隔離,所有用具應單獨使用,最好能洗淨曬幹後再用。
(2)、要注意手的衛生。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不要用髒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紅眼病時除積極治療外,應少到公共場所活動,不使用共用毛巾、臉盆等。
有人認為看一眼紅眼的病人,就會得紅眼病,這是沒有科學道理的,目前隻有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才會患病。患紅眼病的症狀特症是:單眼或雙眼結膜充血,大量粘液膿性分泌物,但一般不影響視力。如果不及時治療,有的則轉成慢性結膜炎。
紅眼病病應該如何護理?
生活中注意:
1)嚴格搞好個人衛生和集體衛生。提倡勤洗手、洗臉和不用手或衣袖拭眼。
2)急性期患者需隔離,以避免傳染,防止流行。
3)嚴格消毒患者用過的洗臉用具、手帕及使用過的醫療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