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人生在世懂得音樂是非常幸福的。因此,我從女兒小時候起,就努力使她形成音的概念。於是我在她出生不久,就買來了能發出1、2、3、4、5、6、7七個音的小鍾。同時,每天播放古今名曲讓她聽。加之奶媽會唱歌,非常便利。
女兒學會ABC的讀法後不久,我教她樂譜的讀法,常常做這方麵的遊戲。具體的玩法就是在屋中藏好東西讓她找。這是兒童常玩的遊戲,不過我利用了鋼琴。例如:當她一走近藏東西的地方時,我不是說“危險,危險”,而是漸漸彈出低音。若是走遠了,就漸漸彈出高音。她如果不注意聲音的高低,就很難找到藏好的東西。這個方法對訓練她的聽力很有效。
孩子都喜好節奏,我從女兒尚不會說話時起,就用拍手的方式打拍子讓她看。不久,我買來了小鼓,教她按照拍子敲打。過了一段時間又買來了木琴,讓她敲打,並且開始玩彈琴遊戲。我用手指著牆上的樂譜,她按照樂譜摁琴鍵。不久,她已能用鋼琴單音彈奏簡單的曲調了。
我還教她跳舞,以便形成節奏觀念。使孩子形成節奏和音調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不會唱歌也不會樂器的母親,最好每天讓孩子聽唱片。孩子應在節奏和韻律中生活。他們能在雨聲中感到節奏,從風聲中聽到音樂。因此像日本的家庭那樣掛風鈴、掛風弦的辦法對孩子是很有好處的。在美國,約有1/3的人不懂音樂,而沒有音樂的生活絕不是幸福的生活。
我不僅讓女兒欣賞音樂,還天天對她朗誦容易上口的詩歌。美國詩人波的《鍾之歌》等是很好的兒歌,我還和著這些歌教她跳舞。有的人排斥跳舞,我認為是不對的。正如荷爾博士所說,希臘和羅馬人的體形優美是由於他們能歌善舞。舞蹈可以使我們身體健康,體形優美。
音樂的訓練必須從幼年時期開始,美國一般在七八歲之後才開始教音樂。由於孩子的聽力沒有從小受到訓練,所以教學效果不佳。不僅如此,還會使孩子感到苦惱。再加上一般教音樂的方法,開始時往往不教完整的曲調而隻練習技巧,更使孩子感到厭煩。訓練技巧也是重要的,但不可為此而犧牲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孩子們從小就愛好擺弄鋼琴等樂器,應抓住這個機會鼓勵他們練習。同時,孩子隻要得到母親的一些幫助,就能自己編出各種曲調。我的女兒把自己創作的許多曲子記在筆記本上,這和幼年時期的照片一樣,將來拿出來看看,很有樂趣。
我用遊戲的方法教女兒學習彈鋼琴的技巧。例如,我教她:樂譜的高音部的線是Every good boy does finely(e·g·b·d·f)(每個孩子都表現得很好),中間是face(臉);低音部的線是Good boys do finely always(g·b·d·f·a)(好孩子們總是表現很好),中間是A cow eats grass(a·c·e·g)(一隻母牛吃草)。調子的記號也用同樣的方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