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棉花大賣(1 / 2)

三個月一到,林陌就迫不及待地把拆開了一罐醬油。林陌問張媽媽:“之後要怎麼辦?”

張媽媽把一雙很長的筷子交給林陌說:“攪拌攪拌,讓他和空氣接觸接觸。”

林陌拿著筷子攪拌醬油,問:“咦,張媽媽我們用的醬油都是黑色,這個醬油怎麼是白色啊。”

張媽媽耐下心說:“不要急,你先攪拌完我再告訴你。”林陌攪拌了好一會兒才好。張媽媽對林陌說:“你接下來要做的是炒醬油,不要加油,放幾勺紅糖。水快要稍滾的時候,滅掉火就可以了。”

林陌把燒好的醬油盛到大碗裏,用小勺子,常了一小口,情不自禁地感歎道:“味道果然不錯。”林陌用筷子沾了一下醬油,讓采采也嚐了一下,采采冒出兩個字:“鹹的。”林陌說:“廢話,當然是鹹的,難不成醬油還能是甜的啊。”

林陌抱著采采回院子裏曬太陽,她對張媽媽說:“張媽媽,晚上就用這個醬油做菜吧。”張媽媽說:“好,知道了。”

林陌又轉過身喊道:“張媽媽你會做醋嗎?”張媽媽點了點頭。

“既然這樣,下次教我釀醋吧。”

張媽媽笑著應承了。

進入十月份之後,天氣就開始日漸轉冷,林陌和李大蕭也開始關注棉花的倒賣問題。九月份的時候,棉花的價格稍微漲了一點點,這讓林陌有點兒欣慰,可是之後卻沒有再聽到什麼了。

十一月月初,李大蕭就帶回來了好消息。李大蕭對林陌說:“去年十一月份的時候,收獲了許多棉花,棉價大跌。之後大部分人就不種棉花了,今年十一月份竟然沒有什麼新棉花產出。不過由於去年的棉花還留著,所以現在棉花的價格是四分銀子一斤了。”

林陌大概地算了算,如果按照四分銀子一斤的話,他們總共賺了100兩左右,因為他們還請了許多村裏的婦女彈棉花。林陌和李大蕭一致決定應該晚一點兒再出手,因為棉花還有漲價的空間。

十一月,鎮上有習俗叫“送寒衣”。有作坊雕刻出男女衣服的形狀,還上色,印在紙上出售。十一月十一日很多人買了燒給祖先。而大戶人家則是燒真正的冬衣給祖先。林陌覺得太浪費了,李大蕭也不喜歡燒冬衣。所以兩人去作坊買了些衣服印紙燒給林陌從未見過麵的公公婆婆。除此之外十一月份家家戶戶開始忙著做新衣,迎接新年。

這個時候,棉花的出售就開始出現僧多粥少,供不應求的現狀了。林陌和李大蕭去各個店裏問過,最終還是選擇林陌上次買棉花的那家店,老板給的價格是六分一斤。他自己賣出的價格是七分一斤。林陌覺得這個老板還算公道,李大蕭也覺得這個價格差不多了,兩人就把一萬斤的棉花全賣給老板。其實這些棉花的銷售對象都是鎮上或者是縣裏甚至是府裏的人,因為一般的農民都會在家裏自留些棉花做衣服,並不會出去買。按照這個價格,並且除去運輸的費用,林陌和李大蕭大大地賺了一筆,大概賺了280兩左右,現在他們手頭上有現銀600兩。

李大蕭問林陌:“家裏還有沒有剩餘的棉花?”

林陌點了點頭,說:“後來,我二嬸的娘家不知道從哪裏又弄來八十多斤的棉花。因為已經有一萬斤了,我本來不想要的,可是她死纏爛打,我就索性買了下來,自己日常用。”

李大蕭說:“你裝幾大袋給雲華和劉毅吧,今年他們倆蠻累的。明天我就放他們假,年後再讓他們回來。”

林陌點了點頭,問:“那其他工人、夥計呢?”

李大蕭說:“也送點棉花,你自己看著辦吧。”

林陌給了雲華三袋棉花說:“一袋是給你的,還有兩袋給你姐姐姐夫帶過去吧。”雲華道謝後,帶著棉花離開了。

林陌上次隻給了花枝一點兒棉花,那些棉花隻夠花枝給孩子做幾件冬衣。這回林陌就裝了二十多斤的棉花,和一些年貨去看花枝。

劉前的鐵鋪已經關門了,正在家裏陪老婆和孩子。出來倒水的時候看到林陌和李大蕭來了:“姐姐,姐夫,你們怎麼來了?”

劉柳氏看到動靜,拉著丈夫走了出來,笑著說:“姐姐,姐夫,這麼冷的天,快進屋坐吧。”劉柳氏看到李大蕭手裏的東西,問:“這是什麼啊?這麼多。”

林陌本來不想告訴劉柳氏,隻想讓花枝留著自己用,可是見劉柳氏這個樣子,似乎瞞不過了,但是並沒有直接回答:“沒什麼好東西,置辦些年貨,給劉前和花枝送了些過來,順便看看外甥。”花枝在裏屋早聽到動靜了,把孩子放到炕上,走到門口說:“姐,你們快進來吧,外麵太冷了。”

林陌和李大蕭便跟著劉前進屋了。四人圍坐在桌上,林陌打開一大袋棉花說:“上次給了你一些棉花隻夠給小孩子做幾件冬衣。這次這裏的棉花有二十多斤,你給自己和劉前做幾件冬衣吧。”林陌把另外一個布袋放到桌上:“這裏是一些年貨,我和你姐夫去買的時候,怕你第一年還不會置辦,給你多買了幾份,往後你就自己學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