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設計鏡筒。為了便於調節焦距,以適應視力不同的人觀測,整個鏡簡要做成兩節,一節是物鏡鏡筒,一節是目鏡鏡筒。它們都可以用黃板紙(馬糞紙)製作。物鏡鏡餚的直徑約等於物鏡的直徑,物鏡鏡筒的長度約等於物鏡的焦距。目鏡鏡筒的直徑約等於目鏡的直徑,目鏡鏡筒的長度要比目鏡焦距長50~80毫米。目鏡鏡筒的外徑要等於物鏡鏡筒的內徑,使得目鏡鏡筒既能插入物鏡鏡筒內,又能貼得比較緊,便於前後調節焦距。③物鏡鏡筒的製作。物鏡鏡筒比較長,又要求有一定的強度,製作起來比較麻煩一些。先找一根長度稍長於物養鏡焦距、直徑約等於物鏡直徑的圓管(如日光燈管、塑料管、鐵管等)做芯柱。
胃物鏡鏡筒用黃板紙條卷繞兩三層製成。先把黃板紙切成70~80毫米寬的紙條。其中準備做第一層的黃板紙條,遠一麵塗上墨,等墨幹透後就可以卷鏡筒了。注意墨麵朝裏,鏡以消除雜散光。
在芯柱上卷繞黃板紙條的時候,紙條要一圈緊挨一睡,不能有間隙,也不能重疊,如圖74所示。在鏡筒的兩端和紙條的接頭處,要用塗有漿糊或膠水的牛皮紙固定好。第一層卷好後,在第一層外麵塗上漿糊或膠水,然後卷繞第二層。為了粘得更牢,第二層的黃板紙條裏麵也塗上漿糊―水。第二層的卷繞方向要和第一層相反。第三層的卷繞方向和第二層相反,和第一層相同。一般卷三層黃板紙就足夠了。鏡筒的最外麵糊上一層牛皮紙。鏡筒卷好後稍就要把芯柱抽出,然後樹立在室內徹底晾幹。鏡筒要卷得比需要稍長一些,卷好晾幹後。
④目鏡鏡筒的製作。找一根直徑約等於目鏡的圓管做芯柱。
目鏡鏡筒的卷繞方法同物鏡鏡筒基本相同,但要注意目鏡鏡筒的外徑等於物鏡鏡筒的內徑。當目鏡鏡筒外徑卷繞到已經接近物鏡鏡筒內徑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糊牛皮紙來逐漸達到要求。
⑤鏡片的安裝。要根據鏡片和鏡筒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其中,是鏡片直徑小於鏡筒內徑,是鏡片直徑等於鏡筒內徑,是鏡片直徑等,筒外徑,是鏡片直徑大於鏡筒外徑。一般來說,為了把鏡片固定在鏡筒中,要分別不同情況附加鏡片套筒。另外,在目鏡鏡筒的末端,要加一段卷紙,以免整個目鏡筒損壞。
安裝鏡片的關鍵就在於使物鏡和目鏡的主光軸都落在鏡筒的中心線上。為此,在鏡片沒有完全固定好之前,要進行簡單的調整。對於物鏡,可以把初步裝上物鏡的物鏡鏡筒對著遠處的燈光,在物鏡鏡筒上沒有物鏡的一端蒙上一層半透明紙,使遠處燈光通過物鏡成像在半透明紙的中央。然後不改變物鏡鏡筒的放置方向,轉動鏡筒,如果遠處燈光的像始終落在半透明紙的中央,說明物鏡的主光軸落在鏡筒的中心線上,這時就可以把物鏡固定下來。否則就需要適當調整物鏡位置,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物鏡調整好之後,就把物鏡鏡筒的半透明紙撕掉,把初步裝上目鏡的目鏡鏡筒插人物鏡鏡筒內。整架望遠鏡仍然對準遠處燈光,並用眼睛觀測。前後調節目鏡鏡筒的位置,使遠處燈光落在望遠鏡看到的視場中央。然後使物鏡鏡筒不動,單轉動目鏡鏡筒,如果遠處燈光始終處在視場中央,說明目鏡的主光軸落在鏡筒的中心線上,就可以把目鏡固定下來。否則就需要適當調整目鏡位置,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小型折射望遠鏡的支架
一般來說,凡是放大率超過10倍以上的天文望遠鏡,都必須配有支架。否則,徒手觀測會由於手的抖動而無法對準目標,即使偶然對準了目標,也還會由於手的抖動而無法看清楚目標。所以,最簡單的天文望遠鏡,也非常需要一個支架。最簡單的支架有兩種。一種是用一根繩子捆一筒,然後掛在一根固定在木板上的木樁頂端。但是,這種支架,隻能用手扶住望遠鏡筒,才能觀測。如果人手抖動,也會直接影響觀測。另一種簡單的支架,是用一片厚0.5毫米的鐵皮,包住鏡筒中部,然後用螺絲固定在一條鐵棍的頂端,而鐵棍又固定在一個底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