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望遠鏡的簡史(1 / 1)

望遠鏡的發明、製造和發展大多依賴曆代天文愛好者的不斷貢獻。早在1608年,荷蘭有一個磨眼鏡玻璃的技師發現,當他將兩個透鏡置於一定的距離時,就可將遠處的物體放大,使它顯得更近。當時著名的天文愛好者,意大利人伽利略立即采用了這個發明,向一個製造眼鏡的人買了兩片透鏡,為自己造了一個小的望遠鏡。他的儀器是很簡單的隻有一個小圓筒,在一端裝一個凸鏡作為物鏡,在另一端裝有一個凹鏡作為目鏡。起初他隻得到3倍的放大率,後來造了一個8倍的望遠鏡,最後竟達到了約32倍的放大率;那也是當時的技術水平的最大成就。伽利略用望遠鏡發現了木星的4個衛星,月球上的山脈,金星的盈虧,太陽的黑子等。他所用的兩個望遠鏡現今還陳列在意大利福勞來斯的物理博物館裏。

伽利略的望遠鏡的主要缺點在於它的視場小,所以後來德國天文家開普勒建議用凸鏡為目鏡。這種望遠鏡的視場較伽利略式的望遠鏡為大。

1758年,英國光學專家多蘭德用兩片質地不同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的透鏡合在一起,大大消除了色像差。這個方法到現在仍然應用於一般折射望遠鏡的構造上。

1666年,當英國科學家牛頓對折射望遠鏡的種種缺點感到無法克服時,他便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他自製的頭一個反射望遠鏡乃是用一片金屬磨成的,直徑隻有25厘米,但他竟能得到39倍的放大率。

平麵鏡

目鏡

不熟悉這種原理的人或許會想,那置於望遠鏡筒內的平麵鏡和它的支架難免有礙於觀測,但事實上它隻遮蔽了平行光線的一部分,故此隻減少了反光鏡聚光的實效麵積,卻不會影響所觀測物體的形象。人從目鏡觀看時,不能看見平麵鏡本身,隻見它所反射的光線。

第一個認真發展反射望遠鏡的人當屬天文愛好者赫歇爾。他是一個職業音樂家,但用業餘時間研究天文,並製造望遠鏡。他當時沒有經濟能力購買所需要的望遠鏡,所以決心自行製造。當時還沒有發明用玻璃鍍銀的方法,所以他采用一種金屬作為鏡板。赫歇爾試製了200多個反射鏡之後,才做成一個合用的鏡麵。他是一個不屈不撓的天文愛好者,有時一連工作16小時,而不肯片刻放下他所磨製的鏡麵。當時還沒有現代化的許多驗光的先進技術,但他從自己的經驗中學得了精巧的技藝,實在不愧為天文愛好者的先導。他所製成的最大鏡麵直徑是160厘米。他對天文學的最大貢獻在於觀測星雲。到1802年為止,他已經發現並記錄了2500個星雲。從赫欺爾以後,天文學的研究突飛猛進,天文愛好者也日見增多。現今各先進國家中有成千上萬的天文愛好者自己製造望遠鏡。自製望遠鏡的經驗的推廣,最早是北愛爾蘭阿耳馬各天文台台長愛立,他著有《天文家愛好者的望遠鏡》一書(1920年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