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武道的三重境界(1 / 2)

浴血大陸。南方,天麟山,青竹林。

一名身著白袍,身形瘦削,手持青竹劍的少年,正望著天空一動不動。突然,他以瞬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劍刺出,此時仿佛他即是劍,劍即是他,人劍合一。一套淩厲的劍法就從他手中耍了出來。這個少年隻有七歲,但他耍劍時的身法,劍術卻遠遠超出了他的年齡本應擁有的水平。

看著幽深的竹林中正在揮舞著手中自製的竹劍的七歲少年淩影,段天涯眼眸中閃過一絲無奈。

“造化弄人啊,原以為不讓他學武,便能夠阻止他踏入這個無盡的深淵,沒想到……他的天賦比他爹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真地不忍心就這麼埋沒這樣一個天才啊,就算我不教他,可是他天賦過人,看過一遍的武學便能領悟其中的精髓,也罷……或許這樣對他更好吧。”看著那個少年,段天涯低聲喃喃道。

午時,豔陽高照。

竹屋中,段天涯和淩影正在吃著午飯。“影兒,傍晚時分到竹林西邊的小溪找我。”說完,段天涯便轉身走進了自己的屋中。“是,爺爺。”淩影恭敬地道。

傍晚時分,淩影懷著一絲忐忑,來到小溪旁。此時,身穿一襲黑袍的段天涯正坐在小溪邊上的一塊小石上,而手裏卻拿著一把青銅色的顯得十分古樸的長劍。這麼多年來,淩影除了偷偷看段天涯練劍時見到過這把劍之外,爺爺從來沒有在他麵前顯示過這把劍,然而今天卻拿著這把劍,讓他來見他,淩影心中不免有些好奇。

“過來吧,影兒。”段天涯淡然地說著。

“是,”說著便走到了段天涯的身邊,“找影兒來不知道有什麼事呢?爺爺。”

“影兒,爺爺知道你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偷偷學爺爺的武功,雖然爺爺曾經說過不然你學武,可是終究還是學了。”段天涯顯得很平靜。

“爺爺,影兒並非有意忤逆爺爺的意思,可是影兒真地很喜歡武學。”淩影心中有些不安,雖說爺爺對他一直很慈祥,很縱容,可是在學武這一方麵卻嚴厲禁止他涉足。

“影兒,爺爺沒有怪你的意思”,段天涯突然嚴肅地道,“但是,竟然決定了要學武,那麼也就注定了你這一生不再平靜,甚至要常年生活在腥風血雨中,你明白了嗎?你仍舊堅持學武嗎?”

思索了片刻,淩影堅定地說道,“我決定了,不管是腥風血雨,還是九死一生,我也要追求武學的巔峰。”

“那好,你聽著,從今天開始,我會將我畢生的武功都傳授給你,你能夠學到多少就要看你自身的造化啦。下麵我要告訴你的是對武學修煉的係統方法以及我的領悟,你要仔細聽好了。

武道,分為三重境界。

武道之第一重,體境。

體境,就是通過紮馬步,挨打,遠眺,靜聽,吸收天地靈氣等各種方法錘煉自身,讓身體的柔韌性,強度,視力,聽力四個方麵到達一種超越普通人的境界,再通過各種基本功法秘笈,修煉成眼功、耳功、輕功、硬功、軟功,再結合各種內功心法,修成內力。體境會隨著年齡的不同,不同人會擁有不同的層次。一般的人在十八歲左右時身體會達到一個巔峰層次,如果從小通過修煉讓自己在十八歲身體能到達一個巔峰狀態,便能夠踏入體境的大圓滿。不同人的巔峰年齡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在這個年齡過後的兩到三年時間內無法踏入體境的巔峰,那麼學武之路也就會終於此了。因此,想要在武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那便要從小就開始修煉。

武道之第二重,意境。

心乃是人之根本,心存則人存,心亡則人雖在實則已亡。武道的第二重境界便是修心,心無處不在,無確定的修煉之法門,全靠個人的感悟。所以意境,在本質上與體境是沒有必然的聯係的,但是一般的學武之人都是在到達的體境大圓滿後,才能夠領悟到意境,這也是為什麼意境是武道之第二重的原因了。當然,有一些天賦過人的修煉之人,在沒有到達體境大圓滿卻能夠領悟到意境。踏入意境之後,對自然的感悟會加深,從而使得修煉之人對天地靈氣的感應更加地容易,吸收天地靈氣的速度會達到體境的十倍左走,丹田中所能儲納的內力也會相應地增多。意境一般沒有什麼固定的修煉法門,進入意境需要頓悟,但踏入意境後可以結合前人修煉的體會,讓自己的意境更快得大圓滿。

武道之第三重,心體一境。所謂心體一境,就是將意境與體境相結合,身心一體,不分彼此。進入心體一境的前提是要意境大圓滿,而對體境的要求就靠看個人天賦而言了。一些天賦過人的修煉者,在很小的時候便能夠將意境修到大圓滿,並且踏入心體一境,反觀一些不適合修煉的人,終其一生卻仍未能踏入心體一境。一般人踏入心體一境,都是在戰鬥與無窮的殺戮中領悟的,這樣領悟的心體一境的殺戮之氣一般較強,不過可以結合前人的體會來修煉去控製殺戮之氣,甚至消滅殺戮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