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家的房子區區六十平米,臥室僅有兩個,易耀天在原本屬於易桓一個人的小房間內又加了一張窄小的單人床,本就不大的小房間一下子更顯擁擠。

李艾蓮一臉發愁:“都說我們家太小了住不下,你非要。。。兩個孩子不算小了,住一個房間怎麼方便。。。”

易耀天也發著愁,想了想用一塊舊窗簾掛在兩張小床之間,勉強分隔出兩個相對獨立的小空間。

在易家的第一個夜晚,憶琪躺在這張從此屬於她的小床上,大腦一片空白,一雙大眼睛空洞地瞪著天花板,潔白的月光從床邊的窗簾縫隙中瀉進來,使得夜並非黑得不見五指.偶爾馬路上呼嘯而過的汽車車燈光掃過照得本就微亮的天花板一陣光影浮動。

夜很安靜,伴隨著他隔著簾子規律的呼吸聲,周遭的空氣中始終充斥著微微的忐忑與不安,這一夜,她第一次失眠了。

初到易家的幾天,憶琪每晚仍舊在陌生感中小心翼翼地入睡,白天易耀天要去上班,易桓要去上學,她就默默地幫李艾連做些簡單的家務,寄人籬下,她不敢白吃白住,更何況易叔叔一家對自己有收養之恩,心中感激,她更應該為這個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或者,該說是一種討好?如果這家人哪一天不喜歡她趕她走了,那麼她現在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依靠也就失去了。

李艾蓮看這小女孩雖然年紀小,但幹起活來卻有模有樣的,當初她極力反對丈夫收養她,沒想到這小女娃還有點用,到底是窮苦人家出來的,一點也不嬌生慣養。這孩子總是低著頭看不清表情,話也少得可憐,幾乎從不主動開口,隻是默默做事,一副乖巧的模樣。李艾蓮看著憶琪拿著不比她矮多少的掃帚認真掃地的小小身影,心中一動,輕歎一聲,轉身進了廚房。

這天傍晚憶琪剛從陽台上收完衣服,聽見客廳準時的開門聲,易桓像往常一樣放學回來了,“媽,我回來了。”這時憶琪正打算把衣服拿回房間,聽見外麵傳來李艾蓮的一聲“噓——”憶琪自覺停下走出房間門的腳步,緊接著傳來了很小的聲音:“小桓,過來……媽媽看著路口的鹵鴨脖子今天新鮮,就給你買了兩根補補,你自己吃,別讓那丫頭看見,知道了嗎。”接著便聽到易桓回房間的腳步聲。

易家並不寬裕,易叔叔一個人的工資要養一家子,現在又多了自己一張嘴,阿姨很是節省,平時飯桌上顯有葷菜。中午易叔叔和易桓不回家吃飯,她和李阿姨兩個人的飯菜就更簡單了。不小心聽到這一段心中總不免黯然,但想想自己畢竟不是這家親生的孩子,也就釋懷了。

憶琪站在原地久久不敢挪步,直到她覺得易桓怎麼樣也該把兩個鴨脖子吃完了,才調整好自己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走出來回到房間,易桓正在台燈下寫作業,憶琪偷瞄了一眼他的書桌,並未發現鴨脖子的任何遺跡,僅僅是一眼的工夫,她立刻收回目光,自顧自地疊好衣服整齊地放進衣櫃裏。然後走到廚房幫李阿姨準備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