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休斯頓。一個手抱一摞資料的女孩在街頭漫無目的地走著,她正尋找著自己的安身之所。自15歲時獨自一人踏上美國的國土,區暘遠就一直住在學校的宿舍,畢業後再也沒有什麼理由可以呆下去,她隻得憑著不多的美元一處處尋找。要知道一個18歲的女孩兒在異國他鄉生活是多麼的艱辛。一上午的無果尋找讓區暘遠下定決心,先找一份工作,等安定下來再做其他打算。或許,對於剛剛成年的她,無疑,她是眾多迷茫的追尋者中最幸運的一個。“你覺得自己像一個塑料袋,通過風漂流,想重新開始嗎?你有沒有感覺,覺得如此薄如紙,像紙牌做的房子,一舉從沉淪了?你覺得自己已經深深的埋?6英尺下的慘聲,但似乎沒有人聽到的事情。你知道嗎,還是有一個機會,讓你因為有一個在你的火花,隻需要點燃,光,讓它大放異彩。隻是自己的像7月4日晚上,因為寶貝你是煙花。來吧,顯示你的價值。來吧,讓你的色彩迸發。讓他們去,你會離開他們倒下,你原來的,無法取代的。如果你隻知道什麼樣的未來,經過颶風而來的彩虹。也許你所有的門都關閉的原因。所以,你可以打開一個完善的道路,像一道閃電,你的心會吹。而當它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你隻需要點燃,光,讓它大放異彩。隻是自己的像7月4日晚上。因為寶貝你是煙花。甚至比月亮亮”街頭響起煙花這首歌曲,休斯頓的華人街範圍不大,但生意還算興隆。一家名為“家鄉菜館”的飯店吸引了暘遠的目光。遲疑片刻,她踏入那家飯店。店裏有一位年近60的奶奶在打理著店裏的每個角落。
“奶奶”暘遠叫道,“這裏需要人手嗎?”奶奶緩緩轉身,問暘遠說:“孩子,你是哪裏人啊?家裏人呢?怎麼就自己呢?”暘遠:“奶奶,我是北京人。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奶奶走過來來拉著暘遠的手說:“真是個可憐的孩子,要是不嫌棄就留在我這兒,幫我的忙吧。”暘遠驚喜道:“謝謝奶奶,我會努力工作的。”奶奶:“孩子,你叫什麼?”“區暘遠”“哦,那我就叫你小遠吧”奶奶慈愛地撫摸著區暘遠的額頭,一天的工作開始了。中午11點鍾左右,飯館裏開始熱鬧起來,有說美語的,但更多的是家鄉的語言——漢語。區暘遠聽著熟悉的家鄉話頓覺欣慰,之前的疲憊已全然不見。少頃,飯店裏來了一男一女兩個華人,暘遠放下手中的活兒來招待他們,他們也有著和自己一樣的膚色,暘遠很是親切。兩人見到麵前眼生的女子,疑惑的目光在暘遠的身上停留了許久,女孩兒剛想開口問些什麼,這時奶奶走了過來:“是你們兄妹倆啊。”兩人異口同聲:“奶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