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桃,女,1935年出生,安徽省宿州市人。1952年5月,西北國棉一廠正式開工,趙夢桃當上了細紗擋車工。1952年5月,在學習“郝建秀工作法”活動中,以最優異的成績第一個戴上了“郝建秀紅圍腰”。1953年9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6年、1959年先後在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和全國“群英會”上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2009年9月,趙夢桃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第一節 榮譽來之不易
1935年11月25日,對於安徽省宿州市的一戶普通農家庭來說,是一個充滿喜氣和希望的日子。伴著孩啼的哭聲趙家誕生了一名女嬰。趙爸爸看著女兒紅彤彤的臉龐,宛若似開非開的桃花,為她取名——趙夢桃。
當時的社會和家庭的條件都不好,趙夢桃一天天長大,人卻長得又瘦又小,弱不禁風。她的大哥和小妹也在那樣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裏先後夭折了。父親為了撐起這個家,隻身一人在外麵拚命地打工,最後卻沒能掙出一個安身的地方。
全家人躲在一個廢舊的祠堂裏度日,每天都要從牆麵上的洞口爬進爬出,生活之艱難令人難以啟齒。父親由於積勞成疾,終落下了一身疾病。由於沒錢醫治,最終含恨而去,剩下孤苦的母女相依為命。隨後的日子,趙夢桃曾跟隨母親輾轉洛陽等地,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這樣的經曆,把趙夢桃曆練得堅強而有韌性,“絕不向困難低頭”的信念在她幼小的心靈裏萌芽,長大。
1951年,趙夢桃16歲。此時的她早已跟隨母親離開家鄉,來到陝西生活。那一年,西北國棉一場正在招考培訓工,地點就在離趙夢桃家不遠的蔡家坡陝棉二廠。招考培訓工的消息一經發出,一傳十,十傳百,引得各家各戶的女孩子們結伴往蔡家坡走,不約而同地組成了一條長長的隊伍。
浩浩蕩蕩的報名人員中就包括了趙夢桃和她的同學桂雲。她們手挽著手,好奇地一邊張望,一邊說著招工的事情。“你說,工廠招工要是看你不夠分量怎麼辦?”桂雲伏在趙夢桃的耳邊說道,“看我給你裝了什麼?”說著她指指自己衣襟的一角。趙夢桃順著桂雲手指的地方一看,原來裝了整整一兜破碎的瓦片。兩人四目相對,忍不住笑出了聲。別看趙夢桃外表看起來柔弱,內心卻是一個有主心骨,性格堅強的女孩子。她說:“我想做的事情,一定會做到,就算是五頭黃牛也拽不住。”
之後,趙夢桃順利地進入了工廠培訓,至於藏在衣襟裏的破瓦片是否派上了用場,已經成為了趙夢桃和同學桂雲之間的秘密。培訓開始後,被招進培訓班的人員全部實行集體生活。午飯時間,女孩子們像一隻隻歡快地小鳥,嘰嘰喳喳地奔向飯堂盛飯。趙夢桃每次都等大家盛好飯,落座後,才去把剩下的飯菜撥到自己的飯盒裏。
這樣一群年輕人被安排住到集體宿舍,趙夢桃把位置較好的床鋪都讓給了陌生的麵孔。身材嬌小瘦弱的趙夢桃本該是別人的照顧對象,可她卻懂事謙虛,處處禮讓,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趙夢桃的一舉一動,被負責培訓的一位老黨員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培訓進行到第三天的時候,決定選出一名組長,趙夢桃成為了最佳人選。當老黨員喊道趙夢桃的名字時,她不免好奇地問道:“您知道我的名字?”“你表現得這麼好,我怎有不知道你姓名的道理?”在大家的掌聲中,趙夢桃笑著,臉上帶著一絲害羞的表情。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培訓,趙夢桃被安排進入到西北國棉一廠工作。來到工廠的第一天,年輕的趙夢桃就被“唰唰”的機器聲迷住了。在老師傅的帶領下,趙夢桃來到細紗車間。她看到工人們手中的錠子,左右翻飛,一根根泛著光澤的線仿佛行雲流水,這一切讓趙夢桃目不暇接。再看工人們從機器旁腳步輕巧地來回穿梭,仿佛是細紗車間裏的舞者,織好的每根線都透出那一分分靈動。
“咦?那是什麼?”趙夢桃的視線停留在一位女工的腰間,一條火紅的腰圍正隨著輕巧的身軀穿梭在織布機旁,“郝建秀工作者”五個字在紅布上更顯奪目。很明顯,並非車間裏的每位工人都佩戴著這樣的紅圍腰。它代表了什麼呢?這麼耀眼的紅色,象征著榮譽?接連不斷的疑問從趙夢桃的心中湧現。
經過詢問得知,郝建秀是青島國棉六廠的一名優秀的紡織女工,她在工作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創造了“郝建秀工作法”,成為了全國紡織女工學習的榜樣。所以,全廠職工都以獲得繡有“郝建秀工作者”的紅圍腰為榮,誰能係上它,就表示自己也成為了像郝建秀一樣的工作者。
一向好學上進的趙夢桃,目不轉睛地盯著那耀眼的“紅圍腰”,在心裏暗暗下定決心:好好幹!下苦幹!老實幹!無論受多少累,流多少汗,都要爭得“紅圍腰”。
西北國棉一廠正式開工後,趙夢桃被分配到細紗車間乙班,當上了一名值車工。她知道要論學得快、幹得好自己數不上拔尖兒,於是就利用休息時間多學、多練。其他人巡回都是不緊不慢地,一次需要3至5分鍾,她卻抓緊一切時間,每次都能在3分鍾內完成,就連去廁所都是一路小跑,從不浪費一分一秒。“好好幹!下苦幹!老實幹!”也成了趙夢桃這個別人眼中“弱女子”的口頭禪。人人都說,趙夢桃進了車間,整個人都散發著活力,她那瘦弱的身軀像有使不完的力氣。
在學習郝建秀工作法的畢業典禮上,趙夢桃收獲了人生中第一次成功。頒獎台上放著豔麗的“紅圍腰”,可趙夢桃水汪汪的眼睛卻瞧也不敢瞧,心裏想著自己還有很多地方要提高和學習。其實,謙虛好學的品質,正是她獲得榮譽的助推器。典禮會場一片安靜,領獎台處喊出了“紅圍腰”第一位獲得者的名字——趙夢桃。
初獲殊榮,對於這個十六七歲的窮家女是多麼的難得,這是她付出了多於其他人幾倍的汗水換來的。此後,趙夢桃刻苦練習,埋頭苦幹,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練就千錠小時斷頭隻有55根的本領,創造了皮輥花率為0.189%的好成績,她也因此成為了全國紡織勞模。
第二節 團結就是力量
趙夢桃,年輕有為,在工廠裏工作僅僅兩年的時間,先後擔任了組長、班長等職務,成績斐然。1953年8月的一天,她參加了全國紡織係統勞模大會。能與全國的勞模們同坐一席,是趙夢桃夢寐以求的願望,更讓她感到驚喜的是,有幸見到了紡織行業的前輩郝建秀。身為黨員又是勞模的郝建秀,為人親切、熱情,所有人都讚揚她對黨忠誠、對工作專注負責。
那一刻,趙夢桃陷入了沉思,她不由得想起曾經在廠裏聽到的女工對自己的看法。因為趙夢桃年起小,而成績突出,不免引來了一些人的質疑,也因為她自顧自地埋頭苦幹,無形中與其他女工少了交流,拉開了距離。這些帶有否定意味的看法,始終是趙夢桃心中的困惑。“問題的確出在我這裏”,趙夢桃暗暗地在心裏作檢討。她想:雖然自己取得了成績,但是一個人的進步離不開集體的幫助,團結起來的力量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