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1 / 2)

轉眼間木川在這個城市生活了將近兩個月,其實說生活還不如說是生存。因為生活是一種充滿理想帶有情感的活著,而生存就隻是簡單的活著。木川在這裏就是這樣一種存在,沒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分。

按理說兩個月足以讓一個人養成一種生活習慣,可是這在一個思想從不消停的人身上卻失去了效力。木川沒有養成任何他看到的身邊的那些人的習慣——抽煙,喝酒,蹦迪等等。繁忙和緊俏的生活已使他們變得習以為常,隻要有錢,他們都可以笑得很放蕩。生活,在這裏沒有眾生相,隻有一種——麻木。

雖然木川不屑於此,僅靠著自己還保留的細末兒的幻想苟延殘喘著,但無非也是睡覺,吃飯,上班而已,隻是把日子簡單化了。不過這樣帶來的困擾反而更多,因為思考往往來源於無法排遣的寂寞。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第四個月,木川終於想要“羽化而登仙”了。當然,這個“登仙”並非駕鶴西遊,而是“良禽擇木而棲”,這是木川為離去給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離開那家電子公司後他沒有去找杜欣潔,而是在另一個地方租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小房間。畢竟老是麻煩杜欣潔,他也有些過意不去。但是蹭飯作為一種理由卻長期有效,這就是木川的無恥。後來輾轉找了另一個工作,雖也是跟電子有關,但是卻不用沒日沒夜的上班,而工資竟也與之前相當,他還是很欣慰的。為此,還特意請杜欣潔和他男朋友在外邊吃飯慶祝。

如果生活僅與此有關,那麼木川完全可以老老實實的做自己的事情,也許也會在不久的將來有一個完全不同於從前的生活。隻是有時候生活的變化很快,往往讓你無法看清它是基於何種基數或者理論發生變化的。

這種變化要從木川收到那條短信開始——你現在還好嗎?

還好嗎?木川盯著手機看了很久,卻無法給出一種合理的解釋。它所謂的好是指什麼?或者說,自己所能說明白的好又是什麼?

號碼雖然很陌生,但木川隱約猜到了答案。他沒有回複,這不是賭氣,而是無從說起。

在收到短信的第二天晚上,他的猜測成為了現實。

“怨我嗎?”短信的主人打來了電話。

木川沒有說話,他在努力思考,怨與不怨究竟會有什麼不同。怨就能成真嗎,或者不怨就會成真?

“說話呀。”電話的另一頭催促著。

“我在想,即使我不說話,你也能知道我在想什麼,我會說什麼。雖然我們至今不曾相見過,但將近六年的相識你總能了解我。所以你問我是不是怨,我想答案就在你心中。”木川很平靜的告訴對方。

“對不起。”電話的另一頭傳來一絲輕弱的抽泣聲。

“小雨,我不知道你為什麼會又一次消失。我隻告訴自己或者是我的無能為力造成了這一些事情的發生,要是我堅持著自己,要是我不顧一切的要求,也許我們不會至今不能相見。可是有時候我明明覺得自己可以那樣做的時候,現實往往又阻止了我的行動。所以我會問你會不會接受我的改變——可是你還是離開了,帶著我的心。我卻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