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坐在紫宸殿上的宏治須發夾霜,臉色不濟,時而伴隨著幾聲咳嗽,大朝隻進行了半個時辰,他便有些體力不支,昏昏欲睡。
從上景苑回來後,老皇帝的痰症就一直未能痊愈,這幾天天氣冷的緊,病情又有加重的趨勢,禦醫胡珍也隻能盡力醫治,至於還能拖多久,隻能看宏治個人的造化了,畢竟華佗再世也是醫得了病醫不了命。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大殿內外的文武百官終於沒有誰再出班上奏了,宏治朝崔珃望了一眼,崔珃會意,正要走向丹墀,宣布退朝時,刑部尚書楊參突然走到殿中,行跪禮,將手中一封奏折高高舉過頭頂,麵目寒沉,聲音宏亮而冷毅:“啟奏聖上,兩個時辰前,古玉齋掌櫃劉承義來刑部擊鳴冤鼓,要為十年前在屠民案中喪生的千餘名大洹臣民鳴冤,要為當年審理屠民案的內閣首輔蘇鼐鳴冤,請皇上下旨重新調查十年前蘇曾兩家的謀逆案。”
猶如一枚火藥在殿中炸響,大殿內外登時嘩然。
宏治麵頰登時一抖,睜大了眼,抖抖索索地指著跪在大殿中央的楊參:“你大膽!蘇曾兩個逆臣賊子,預謀犯上作亂,證據確鑿,被朕處以極刑,何來冤屈可鳴?”
“啟奏父皇”,榮王撩袍行跪,麵色鐵毅,“當年屠民案的幕後元凶是雲南藥王黎錦雄,黎氏一族皆為前朝徵湣帝的後人,他們屠殺不願屈服在他們淫威之下的大洹臣民,意欲顛覆我大洹江山。蘇大人前往雲南,查出了黎氏一族的身份,他們為免身份揭穿,趕在蘇大人回京之前,勾結次輔李舜、成國公楊溥弘與錦衣衛都指揮使陰綱,偽造證據,合謀陷害蘇大人與曾將軍謀逆,致使忠臣蒙冤,兒臣懇請父皇恩準重審當年蘇曾兩家的謀逆案。”
紫宸殿內外百官相互對視一眼,紛紛跪地:“懇請皇上重審當年冤案!”
聲音如同山呼海嘯,朝宏治劈頭席卷,宏治身子一軟,如軟泥般癱坐在盤龍交椅上,麵色灰敗,雙眼驚恐,定定地看著跪在大殿中央的榮王。
如今的榮王羽翼豐滿,再不是自己可以控製的了的,他無力的揮了揮手,聲音疲憊:“著刑部重審舊案,退朝吧。”
眾官員山呼萬歲,恭送宏治離殿。
宏治在崔珃的攙扶下,顫顫巍巍的朝內殿走去。
此時此刻,黎氏一族的身份,楊溥弘的身份他根本毫不關心,他隻關心自己會不會在史官筆下成為一個誅殺賢良,殘忍少恩的昏暴之君,英明盡毀。
當年收到陰綱遞來的證據時,他已經被雷霆之怒衝昏了頭腦,再加上當時剪除曾懋飛心切,所以並未詳察,也沒有給蘇鼐任何辯解的機會,便將他們兩家滿門抄斬。
榮王至始至終還是向著蘇家,這麼多年來,他故意冷落這個兒子,不讓他有機會坐上儲君之位,自己對此還曾有過愧疚,但如今看來是卻是對的,不想自己一世英名,竟是毀在了這個兒子手中。
宏治回到乾清宮,當晚咳疾發作,陷入昏迷,太醫院所有禦醫皆聚在乾清宮,通宵診治,直到拂曉十分,宏治方醒轉過來。
在榮王的敦促下,各方證據很快便搜集上來,陰綱的手書,楊溥弘的口供,當年屠民案的幸存者……證據齊全,勘驗、審案、複核、結案,經過一係列的流程,當年的謀逆大案終於昭雪於天下,蘇家與曾家恢複宗室祠堂,設立牌位香火,沒於教坊司的女眷全部除去樂籍,恢複自由。
越十日,黎錦雄在雲南以前朝太子太孫的名義舉起前朝大旗,以討伐昏君為旗號,斬殺雲南行省各級官員,興兵作亂,戰事很快蔓延開來,朝廷加急奏報有如雪片一般飛來。
此時宏治在宮中養病,朝中大事皆由榮王決斷。
因為蘇鼐案子的昭雪,使得黎氏家族的身份被揭露,黎錦雄在得到消息後,立刻斬殺雲南官員,掀起戰火。黎氏在雲南經營多年,不管是財力、人力,還是兵器都足夠與大洹抗衡,沿途各個行省的兵馬絕不是黎氏的對手,這就需要朝廷遣大將帶兵前往剿滅叛亂。
“趙昕,三日後,就要舉行冊立太子大典,朝中事務少不了你,所以你不可以再領兵出征”,梅蕁抬手示意榮王聽自己把話說完,“戚總兵與安樂公主成親後,不日便要返回北關,鎮守邊疆,所以戚將軍也不適合領兵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