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神識空間內,陸泓立即找了個地方,盤坐下來,閉上了眼睛,開始進行調整。大約過了一個時辰,陸泓神識空間內的鬥靈氣又變得充裕起來。但是陸泓並未起身,依舊閉著眼睛。心境產生了一絲的悸動,似乎要感悟到了什麼。
這個文明的嵐未星都是以煉體,煉氣等外修為主,僅僅一少部分人以修心為輔,絕大部分人甚至都沒有達到修煉心境也就是領悟天道的地步。但陸泓隱約感到是應該以修心為主,外修為輔。隻有內心的領悟足夠強大時才有可能改變外物,從而提升自我。
修煉一途雖然艱辛不過其中智慧卻是如浩瀚天際般無邊際。而對天道法則的領悟則是修煉之中必不可少異常重要的一道阻礙。若是一個人對天道法則的領悟達到返璞歸真的程度,就能運用天道規則來調動天地能量,那實力豈不是恐怖至極。
可是人世間感悟太多,捉住一絲一毫靈感化為己用便是大道啊。陸泓心中像是掠過一絲光芒,但這束光芒來匆匆去亦匆匆。還未等陸泓一探究竟時,一閃而逝。杳無蹤跡。如今陸泓心中宛如一把古箏,被人撥弄了幾根琴弦。雖然不似行雲流水,卻餘音嫋嫋。即使不甚清晰卻能久久的不斷徘徊遊蕩。
這番感悟如同種子還未出殼,卻硬生生灌下一大瓢甘美的水漬。卻是無用之舉。終究是要等陸泓經曆過之後才能夠有所感悟。此時聽見姍兒在神識空間在神內說到,“公子,這個事情我能對你說一說”
原來姍兒和倩兒作為書靈,書內記載的事情,他倆自然都知道,但是能讀到的內容多少,就取決於她倆的實力,實力越高,直到的越多,越是高深的東西,就是越需要她倆達到較高境界的時候才能夠知道。關於天道的問題,姍兒和倩兒也是最近達到聚神四級強者才知道的事情,但是也不是全部,僅僅一部分而已。
通過姍兒的陳訴,陸泓得知在上一個文明裏,陸泓所說的天道就是感悟,體現在實力上就是精神力上的強大,但每個人各自對天道的領悟都是不一樣的,但殊途同歸,最後都能達到一定的境界。比如有人,講究六根六境,以其主觀意念闡釋世道無常而獲得感悟,又比如有人以劍入道,則是以劍為載體,通過打鬥和劍的融合達到實力的提升。這些都是感悟。
感悟之中蘊含天機,任何一種感悟都有利有弊。沒有哪一種優越一些,不過此生此世便隻能習得一種。原由無二,許多感悟其中理論可以說完全相悖,兩種方向。若是都學習,小則,墜入心魔從而走火入魔;大則,兩種心法相抗,直接爆體而亡也是極有可能地。
精神力的修煉和煉體一樣也是分等級層次的,每次突破帶來實力上的變化,好處是遠遠大於煉體升級所帶來的。但是精神力的提高是不能超越煉體等級太多的。精神力是可以轉化成實質性的攻擊,威力比煉氣士的鬥氣氣勢要強大不知道有多少倍。
試想一個人的本身實力僅僅在一個低水平徘徊,你又怎麼能指望他的精神力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畢竟精神力不是憑空出現的,是需要一個人不斷對其所經曆的事情,對自己的生活,對天道的不斷感悟慢慢進行提高的。
精神力的境界分為築基、初境、元嬰、出竅、小乘、大乘、大圓滿七個等級,目前,陸泓感覺自己對精神力的控製應該在初境中級。元嬰境界應該隻有仙人級別才可以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