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鯊魚不吃掉你的關鍵(1 / 3)

一位哲學家到鞋鋪修鞋,他對鞋匠說:“請你補一下我的鞋。”

鞋匠說:“我正在補別人的鞋呢!而且還得補完好幾隻才輪到你。你要不要把鞋子留下,先穿這隻鞋走,明天再來換你自己的鞋。”

哲學家生氣地說:“我從不穿別人的鞋子。”

鞋匠便說:“在這條街上還有一個鞋匠,他比我更了解你們哲學家,你去他那兒補鞋吧!”

若把那個鞋匠比喻為員工的話,他與這位哲學式的上司大概是沒有多少緣分。

不去揣摩上司的心思脾氣和行為習慣,便無法知曉上司的思想行徑,要想在公司中有出頭之日,幾乎是不可能的。能洞察出上司的思維模式,順著他的想法做下去,這樣“鯊魚”才不會吃掉你。

規則11、掌握一門特殊的本領

無論做什麼事,隻要你掌握了特殊的本領,就會得到重用。特別是在經濟部門,公司不是慈善機構,經理也不是慈善家,他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獲得贏利,使生意越做越大。

1978年,李艾柯卡莫名其妙地被福特公司的董事長亨利?福特二世解雇了,當時艾柯卡是福特公司的總經理,為福特公司的振興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正率領福特公司繼續前進,決心同通用汽車公司一拚高下。但亨利?福特感到艾柯卡蒸蒸日上的地位和威信威脅到了他的權威,因而突然宣布解雇艾柯卡,這使艾柯卡一下從山頂摔到地麵,被拋進了個人事業生涯的最低穀,蒙受了巨大的恥辱。

但他的非凡的經營管理能力使他有機會重新出任克萊斯勒公司的總裁,重新又站到了起跑線上。盡管當時克萊斯勒正處在曆史上最嚴重危機之中,甚至許多政府官員在談論克萊斯勒公司應該實行破產。但艾柯卡憑借其才能和幹勁,施展渾身解數,率領公司全體員工艱苦奮戰,終於使克萊斯勒再次煥發了活力,擺脫了虧損局麵,改善了市場占有率,並且提前7年還清了所有政府貸款。克萊斯勒的再次成功,為艾柯卡又一次贏得了廣泛的讚譽,標誌著他的積極行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再一次登上了自己事業的頂峰。

艾柯卡非凡的經營管理能力使他成了眾多美國人的崇拜偶像,人們紛紛要求他競選美國總統。一個人來信寫道:“你為什麼不趕快去挽救這個國家,為什麼還要浪費時間去賣車!”

可見,任何一個人隻要具備了某種特殊的本領與技能,他就能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無論時局怎樣變化,他都有起死回生的能力。

拿出成績來

一個人之所以成為提拔對象,在平時肯定是有過不同於常人的表現,或是顯示了自己才智,或是顯示了自己的高尚品德。這一切,隻是為日後的提拔創造了條件,打下了基礎,絕不是確保提拔的保險資本。

如果你在提拔之前在工作上表現依舊,或是比平時稍顯得遜色,那麼你就很難保證自己錦繡前程。潛在的危險來自兩個方麵,一是上司的看法,二是同事的競爭。你過去之所以顯得優秀,是相比的原地位而言的。現在,你成了提拔對象,上司對你的要求肯定要高一些,如果你懶懶散散,上司可能會產生不滿。

這時,如果你的同事異軍突起,突飛猛進地追上來,你的命運就難以捉摸了。

在工作上,你必須精心地去幹,不要出現失誤。如果有可能,盡量做出一些令人讚賞的成績來。如果你的崗位和所處的時機不利於出成績,那你隻有采取拚命幹的戰術,多承擔一些別人不願意幹的工作,多做出一些犧牲和努力。例如,每天上班早來一會兒,晚走一會兒;節假日替上司開一些無關緊要的會議,替同事們值夜班、出勤;代上司或同事出一些遠而無利的公差;上司交辦的事情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基層單位的申請事項要盡快地給予答複等等。總之,你要顯得很勤奮,很辛苦,很肯幹;千萬不要給人以清閑的印象,這樣,即使沒有取得顯著的成績,這一番勞苦也會贏得上司和同事們的好感,對你的晉升有益無害。

我們知道,隻有成績是實實在在的,大家都能看得見。為此,我們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1)要承擔別人不願意承擔的工作。

某市有一位年輕的市委書記,當他向好友談起他的成功之道時詼諧地說: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專揀別人不願意幹的職位。的確如此。當時,一些年輕的幹部普遍厭惡政治工作,在職務安排上熱衷於總經理、董事長、局長、廠長這些行政職務。他卻不講價錢,安心地當了企業黨委書記。一年後,市委上司班子換屆,要在全市的大型企業裏選一名年輕的黨委書記進市委常委班子,他以年齡優勢人選。在常委內部分工時,他又擔任了被人們認為不好幹的紀律檢查工作。他堅持原則、團結同誌,成功地辦了幾個懲治腐敗的大案,威信大增。時隔不久,市委書記突然病故,由於其他幾位常委年事已高,無法接替。他的業績突出,年紀雖輕,在老同誌的推舉下,順理成章地肩負起全市“一把手”的重任。他的成功,在於抓了官場上的“冷門”。

(2)要努力工作。

一個成功的下屬,他應深深懂得“時間就是金錢、生命、效益”的道理。他的工作是高效率的。對於上司的指示或安排的工作,馬上執行,從不拖拖拉拉,互相扯皮。在他的詞典裏,隻有“馬上照辦”、“保質保量如實完成任務”的詞句,而不是接受任務,“研究研究”、“明天再說”,拖而不辦,“明日複明日”,工作積壓,問題成堆。整日抱怨工作太重,卻不積極去解決。這樣的下屬絕非一個稱職的下屬。

某省舉辦了一期青年幹部培訓班。這個班結束後,畢業學員都被安排在各級領導崗位上。現在,職務最高的是副省級、最低的是副鄉級。當這位副省級幹部對同學們談起他的成功之道時,隻是簡捷地說了一句話:埋頭苦幹、不介入任何人事派別。他的頭腦非常清醒,他懂得,在仕途上,即是再糊塗的上司,也需要幾個能幹事的下屬。他明智地選擇了“能幹事的”這一角色,他成功了。

(3)要熱愛工作。

社會上公認為成功的人物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熱愛和執著。大家所熟悉的萬有引力的發現者牛頓,相對論的創立者愛因斯坦,電燈等的發明者愛迪生,采摘“哥德巴赫猜想”王冠上明珠的陳景潤,“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都為我們作出了榜樣。一個優秀的下屬,他懂得:隻有“幹一行,愛一行”,才能幹好一行,出一行成果。即使這項工作有違初衷,一旦接手,就要毫不猶豫地擔負起責任,盡責盡職,幹出實績。而不是天天抱怨,“我根本不喜歡這工作”、“這工作太膩人了”,於是乎推卸責任,對工作缺乏責任感,敷衍了事。

畢業生德臣,在他剛走入社會時,也像許多青年人一樣,別提有多麼“不走運”了,他所囿於的框架可真夠他受的。他先是被分配到某市汽車運輸公司,由公司分到下屬的一個小廠。安排的工作與他所學的專業不對口,讓他在熱處理攤上管電鍍。而且住的宿舍髒亂差,帶著一股酸臭味,沒有桌椅,隻能拿兩塊板湊合;還沒有電燈,晚上隻好到車間看書。無疑,德臣置身在這樣一個框架中,心裏是不好受的,但他並不因此而惱火、抱怨、沮喪,而是加強學習,盡快適應工作。他那一攤活不太多,一有空閑他就到別處下槽,幫別人幹活,和大家打成一片。很快,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印象:這個大學生沒架子,有實幹精神!不久,廠裏要買曲軸磨床,可到處脫銷,派了幾撥人跑了不少地方,都沒有買到。廠長再派他去,他充分發揮能吃苦而又腦子活的優點,這時他想到了軍隊單位。果然終於把廠裏急需的曲軸床買了回來。廠長樂壞了,一把握住他的手,對辦公室的人說:“怎麼樣,這樣的人才確實不錯吧?”障礙消除了,機會也就隨之而來。幾個月後,原來隻強調工作需要而不注意個人特長的廠長,主動提出:“你專業不對口,我們還是送你到大學進修一下吧!”“不走運”的德臣,由於能在框架的限製中尋找自由,獲得了幸運。進修畢業後,他帶著經濟學碩士的頭銜被分配到進出口總公司。在新的工作崗位上,他依舊體現自己的本色——嚴以律己,工作出色,待人謙和,毫無研究生的架子,打水、掃地等雜活,同樣做得很好,還被工會評選為積極分子,贏得了公司上下一片讚揚。第二年,公司決定在外地創辦分公司,上司“點將”,一致同意讓他獨挑大梁。德臣的進取不僅使自己獲得發展,而且為公司打開了局麵。新建公司的人員基本是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由於業務不熟,也沒有提高業務的渠道,曲德臣決定從最笨也最實在的工作做起——分頭挨戶到各公司和業務部門聯係,大家硬著頭皮去闖,漸漸地,軟頭皮碰硬了,低本事提高了。這年秋天開廣交會,隻分給他們公司一個名額,而且沒有洽談場所,連一張桌子也沒有。他們硬是擠進去,向別人借了一張桌子,用筆寫上公司的名字,就與外商洽談起來,居然談成了154萬美元的生意!如今,德臣作為經理已經是主管一家每年經營額達一億元的大公司的企業家了。

德臣正是靠這股子精神才創出一番事業的,所以在當上經理之後,他告誡他的員工要得到晉升就要有熱愛工作的精神。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隻要你把成績拿出來,放到桌麵上,隻要大家都看見了,你想不晉升都難。

規則12、忠言千萬不可逆耳

俗話常說:忠言逆耳。但反過來一想,雖是忠言,但能順耳又何必要逆耳呢!作為上司,他有他的自尊和權威,絕不容外人任意侵犯。即使他錯了,也絕不容他的下屬使他麵子掃地。所以,向上司提建議時一定得把握分寸,不可魯莽。

在向上司建言時,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顧及上司尊嚴,不可於大庭廣眾之下斷然指責對方錯誤。

2、應尊重上司意見,不可一口否定上司的想法。

3、提建議時,最好先旁敲側擊一番,看看上司的意見,然後再作出對策提出你的想法。

4、如果你的建議與上司的看法極為相左,那你不如拿出多種方案供上司選擇,那樣顯得明智得多。

國外不少現代企業,采取了許多方式,從企業內部發掘人才。其中較有影響的就是所謂“合理化建議”活動。比如,日本的本田技研工業公司就規定,二千五百名職員全都有義務向上司提出“合理化建議”,提得越多越好,所受的獎勵和得到的晉升的機會也就越多。公司經理及下屬的各部門委員會的成員,以及公司研究中心的成員大部分是從“合理化建議”活動的優秀“發明者”中選拔出來的。公司董事長把這種活動作為生“才”之道,將企業的每個成員都視為“吾師焉”。本田本人就說過:“從一定意義上說,我的企業對我來說已變成一所大學。我在這裏是一名比在學校裏時好得多的學生,我所有同事都是我的老師。我通過向他們提出問題進行學習,因為他們——每個人在其專業方麵——對實踐中的具體都比我知道得多。”由此可以看出,善於提出各種建議對你得到晉升起著很大的作用。

提建議前要做準備

幾乎每一個下屬都有一個或多個想法,並且無不自信這些想法若被實施將會大大提高組織的工作效率。真正有事業心的下屬常向他的上司提供建議,但是要切記:做這種事不必太急。

首先,從上司的角度來看,你那自認為高明的想法也許沒什麼了不起——事實上,也許很不成熟。而且,你要記住,他的看法與你完全不同。有許多內在的因素你大概並不十分清楚但當它們與其他事物放在一起時,就很可能明顯地表現出來。你的建議會打亂他腦子裏的其他計劃或是他正在實施的某個方案。你的建議有可能使你的上司與組織的其他成員,包括他的上司在內的人發生衝突,至少,實施你的建議很可能耗費他的時間,即使你認為,從長遠的觀點來看,你的建議會節省他的時間,但你要記住,管理者往往是注重短期行為的。

還有一個因素值得考慮:提出一個改進工作的建議,事實上意味著你認為目前的工作並不理想。換句話說,這裏麵含有一種批評的弦外之音。接受你的建議可能就要求上司承認,至少是默認,在他的工作中有不足之處。像我們中的有些人一樣,上司有時也很自負,他們不願承認他們工作中有不當之處,在下屬麵前尤其如此。

向你提出這些勸告並不是說你完全不能給上司提建議,絕無此意。但是,當你真的提建議時,你應當慎重其事。首先,注意選擇提出建議的時間和地點。如果要提的建議有助於解決上司正在認真思考的問題的話,那麼很顯然,你在這時提出的建議一定會引起他的重視。而且,上司在情緒良好的時候一般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還有,給上司提建議時,無人在場要比有人在場好,除非你有把握相信,其他人會支持你的建議,並且上司對他們的支持反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