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過去我絲毫不曾把你放在心上,你意欲拜我為師,我卻不允。我那時一心要做大事,哪有心思收徒,可是而今想來,也當真是個笑話,我一生不曾收得嫡親之徒,可是你竟處處事我如師,再加上李耳,你們兩個真是強過那些收過千百個徒兒的……哈哈,我清木如此說來也是一個極為有福之人了,我複有何求?哈哈哈,哈哈哈……,菲玉佛,這一點你可不如我了,你收了那麼徒子徒孫又能如何,結果還不是全都毀在你自己的手中?若不是淨天木訥愚鈍,隻怕你一個傳人也沒有了……哈哈哈,菲玉佛,到底是你輸了還是我輸了……’清木道人邊說邊笑,可是話中竟聽不得一絲笑意,麵上也是慘然戚傷,家父那時隻覺得有些毛骨悚然,到於清木道人口中說師祖‘木訥愚鈍’的話也不放在心上了。家父已知道清木道人這麼多年的曲折,他心中對菲玉佛實是怨恨之極,如今不出口詈罵已是好的了,哪還有心思去與他計較?”
“倒是李耳見清木道人麵色慘白,忙的向家父要了些補藥送於清木道人。清木道人收了,看了看李耳,又看了看家父,歎了口氣道:‘好,好,菲玉佛,你有如此徒孫也算是你的福氣了,嗨,想不到,你今日的局麵,也好不到我昔年哪裏去,我還與你計較什麼?’又道:‘靈寶,我今日便成全於你,你拜師吧。’那靈寶依然是一副童子麵孔,童子身材,聽了清木道人的話,便就此跪倒磕頭,口叫師父。清木道人道:‘靈寶,你去取些這三草的葉子來。’說著向著草還丹、蟠桃草、摘星佛手一指。家父與李耳一怔,相互看了看,均不明白清木道人的意圖,靈寶卻已忙著去取葉片了。清木道人又道:‘靈寶,此三草乃天下極品……還有你……’說著又指了指鎮元童子:‘你也取了些吧,此三草最是靈性,吃後,你兩個童子之身,就此可解……可惜,現今上麵無果,若是有果則更佳……’鎮元童子聽了,忙道:‘前幾日我已承蒙李耳道長賜了去陽訣,赤陽積毒已去,料來無妨。’”
“清木道人疑道:‘去陽訣?’李耳忙道:‘這是弟子自悟之法,取自我道家陰陽之法……’清木道人邊聽邊連連點頭,讚道:‘好!好!好!妙!妙!妙!我清木有徒如此,複有何憾?當年我沉迷於權勢之爭,無心靜坐悟道,再到得後來元神受損,在佛不歸洞內靜坐悟出向天歌來,方知道修道若當真靜心的好處。隻是後來再無機緣,經此一事,清木此後於權勢再不會看上一眼,此後隻管靜心修煉,成就我道家無上正果……你能以桃木為骨,化我真身,單就此翻修為,已在我之上了……’李耳忙道:‘還請師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