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迎日又飲了杯茶方道:“誰能想到眼前竟現出三個人來,依著李耳的謀劃,八卦圖上絕不會有三個人,家父那時也已知道李耳的意圖,知道應當有兩人才對,一個自是鎮元童子,另一個當是清木道人,可是場中現出三個來,那另一個是誰呢?於家父而言也隻略略驚奇而已,可是對李耳來說那可又是不同……”
“……其實李耳看到三人倒還不算驚奇,當真驚奇的便是他一眼便看到一人竟是授他《滋德潤道譜》之人。就憑著此人所授予的這一部《滋德潤道譜》,他李耳悟出《道德經》,又自《道德經》中悟出了陰陽圖,再悟出八卦圖,且把兩個合而為一,當真可謂天下第一人。此人於他有如此恩德,可是此後多方尋找,竟是無處覓得蹤跡,可說是心中第一憾事……”
“……在他心中,也許以為授他滋德潤道譜之人早已亡去,誰知此時竟是突現。能叫他不驚?還有依著他意,本意是要清木道人複活,誰知現身的卻是兩個,究竟哪一個是清木道人?另一個又是誰?”
說到此處,曲迎日口中匝舌不已,同時也是搖頭連連。
悟空突道:“隻怕還有一處是他想不到的,依老孫來看,李耳所怕的是另一件事。”
曲迎日“哦”了一聲道:“還有哪一件?”
悟空道:“在他眼皮底下竟有人進了他的八卦圖他還不知,你想此人是何等本事,隻怕還在李耳之上,李耳要不害怕可倒怪了。”
曲迎日聽罷,麵皮抽動,哈哈笑將起來:“大聖,你這一生舞刀弄棒慣了,先想到的倒是有高人來訪……好好好,這樣想,也算是一個理由吧。”
悟空也笑道:“見笑,見笑,那究竟是怎生一回事?”
曲迎日道:“鎮元童子身材本小,可是另一個竟與他身材相若,他三個本是盤膝而坐,可是此時站起來,方才看得出。那個高高而又清瘦的老者走過來,李耳納頭便拜。那老者伸手撫了撫李耳的頭,歎道:‘好,好,好,清木果然沒看錯人。清木今兒個得能重見天日,也是想不到,李耳,你起來吧。’李耳又拜了幾拜方才站起身來。”
“李耳忙的請自稱清木的老者坐了,自己在旁則是素手而立,那老者道:‘李耳,你且說一說當今天下局勢。’李耳忙的把諸事說了。老者一邊聽一邊連連歎息。待李耳說罷,老者方道:‘向天歌果然克得陰陽手,也不枉了我一翻心血。菲玉佛呀菲玉佛,我受你所害如此,你又怎會想到自己也有此收場。我本以為將來得天下者必是阿彌陀佛,可是如今看來,我是把他看得太高了。阿彌陀佛呀阿彌陀佛,我把向天歌傳與你,本希望讓你為我出一口氣,誰知你卻另有他心,卻要等到時機成熟去奪了天庭,誰知陰陽巧合竟會被鄔家兄弟習了去,先下了手,方才惹得這般天翻地覆的變化……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