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 / 2)

曲迎日道:“鎮元童子與鄔家兄弟的賭約讓他差點命喪,不過好歹也得了三棵當世奇草。鎮元童子回去之後,精心飼養三草,總想把三草飼弄得大了,誰知三草總不領他情分,總是那般不大不小的長著,陰死陽活的沒有生氣。”

“這些也還倒罷了,有一日鎮元童子於陰雨之夜做了一個夢,這一個夢直把個鎮元童子嚇得不得了。夢中鎮元童子見到有七個小人與自己爭吵,這七個小人也都病怏怏,沒有一毫生氣,看著讓人生煩。七個小人說話聲音極小,且又極怪,好歹讓他聽懂一句,那就是七個小人還他們的魂來。”

“起初鎮元童子也不在意,可是自此之後每隔三五日這七個小人必在夢中與他相見,所說的都是同樣的話。這樣一來,鎮元童子可就受不了這七個小人究竟是何怪物,每每醒來小人又不見。”

“此後又發生一件奇怪的事,每當鎮元童子把三株草兒放在一塊兒飼弄之時,三草的枝條兒竟然微微擺動,似是向鎮元童子招手,每當分開之後,此象便不複存在。鎮元童子試了幾次都是這樣。”

“如此一來,鎮元童子知道這三株草中必然還存在著一個極大的秘密,這個秘密定然與自己夢中的七個小人有關。”

“隻是以鎮元童子當年修為實是無法破解此謎。那時他得知李耳正在天庭之中,道法比他自是高明的多,當下便隻身前往,他去的果是一個好時候,適逢鄔家兄妹與西方佛門大戰,文殊、普賢等盡皆受傷,故而他便協同李耳一齊出手,方降了七異,也算是為天庭立了一件大功。”

“天庭事畢,鎮元童子方把心中之疑說與李耳聽了,李耳初也是納悶,直到親眼目睹這等怪事,又於鎮元童子夢中之時以法身親察小人說出一翻話來,這才讓鎮元童子如夢方醒。”

“李耳言這七個小人當是人身七魄,這三株奇草之中皆各含有一魂,若是把這三魂與七魄重新彙聚於一體,則此人必複生。”

“李耳又詢問了三草的來曆,鎮元童子不敢隱瞞,把佛不歸洞中之事一一道來。李耳聽罷長歎了一口氣便道此人必是清木道人無疑。隻是那時李耳並不知當年授他滋德潤道譜的便是清木道人。當年李耳還是一介童子,清木道人見他伶俐,知他可承自己衣缽,便授了滋德潤道譜於他,不過並未言明自己身份,也不曾正式行得拜師之禮,此後便各奔東西。”

“李耳也是知道道家之中前輩高人中有個清木道人,卻不知便是他的授業之師。李耳既知是清木道人,當下便有心解救於他。”

“隻是李耳觀畢三草之後卻有一個擔心,他向鎮元童子言自己實是沒有把握能讓清木道人徹底複生,鎮元童子問他為何。李耳便說這三魂七魄離散太久也還罷了,關鍵是七魄受過陰毒傷害,以致七魄太弱。”

“鎮元童子不解,李耳又言若是依著當年清木道人所留言語來看,翻天草善吸陰陽,七魄屬陰,便為翻天草所吸,及至翻天草亡時,七魄見鎮元童子體內陽氣極旺,便齊集於鎮元童子體內。當時也曾受向天歌之傷,故而七魄更弱,若不是鎮元童子在,以陽滋陰,這七魄早已散去。是以夢中七個小人便是七魄,七魄虛弱之極,以至夢中言語幾難聽得清。當務之急便是要把七魄與三魂合而為一,否則這七魄縱是有鎮元童子體內陽氣滋養,終究也要落個飛散而亡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