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1 / 2)

.

孫悟空自出世以來,師從菩提老祖,習得七十二般變化,鬧得天宮,會過如來,後來又不得不屈辱於如來之術,壓於王指山下,南海觀音也是一翻慈悲心懷,化了悟空.化便化了,卻又以一箍箍了悟空的頭,以一咒遙遙相控,就令唐僧這般無才之人也控得悟空.悟空在其麵前不敢以言語相犯,還得盡心盡力,鞍前馬後的奔波。

西行路雖險,但全賴悟空細心打理,曆千辛,經萬苦,這一翻磨難,終於入得九九之數。如來觀其於路途之中,不吝力氣,便賜了他一個閑散之職,名曰:鬥戰勝佛。自此世人皆以為悟空修身養性,再無事端。

單道如來。如來於西方聖土,位高權重,更於天庭聯係密切。下方香火日盛,一幹香眾盡心照拂如來座下眾弟子。按說如來本不應煩惱。

但忽一日,如來無端端的煩悶起來。如來也自感詫異,自修得真身正果,從無有此等跡象。這煩悶也是蹊蹺。如來靜下心來,細細思量,這煩悶因由。卻又一時尋它不到。不經意間,它又便自心中升起。眾弟子,諸菩薩,於如來講經說法之時,也有心細者時見如來忽的就皺起眉來,便轉瞬即逝。但總覺佛祖慈悲心懷,為下界一幹生眾憂心勞煩,也不在意。又兼如來佛法無邊,自己無法望其項背,眾弟子更覺俯仰之間,愧疚得緊,愈發加緊修煉。以期為師分憂解煩。

如來自修得真身成得正果,從未曾有過此等煩惱.俗話說:亂自心生,而心自感應.如來豈有不知此間道理之理.如來便閉目凝神,虔心盤算,事出何因.

但見雲霧繚繞,影影綽綽之中,或有馬匹穿梭其間,或有棍棒刀槍揮舞,或有美女逡巡,或有天雨如注......

如來暗自驚心.一般而言,倘有事端,如來隻需如此虔心揣磨,必可發現事情端倪.而向來隻是轉瞬間事,便知事情來龍去脈,在其心中自有一塊心鏡,垂目閉眼之間,事情原委,早就一目了然.如來能於西方世界獨自統領眾位仙佛,絕不是憑虛而來的.

可是今日,如來觀其心鏡,也隻是見到如此縹緲幻像.一切一切盡皆掩於雲霧之後.時隱時現.如來催動佛心慈念,意欲掃卻遮掩物事之雲霧.不成想,不掃還倒罷了.這一掃倒掃出另一翻景象來.

隨著佛心慈念的驅動,這雲霧卻是逐漸變了顏色,血色濃愈.普天之下,慧眼所至,盡皆赤紅.內有仙人翻騰,疾疾如電閃.如來凝重觀看,但見光芒閃閃,血色當前,似是一個猴形物體.物事愈來愈近,如來正要看到細處.猴開物體突的又已不見.

血霧似又幻作一人形,身著道冠,手執拂塵,身形瘦肖,竟是極為熟撚.芒然間,如來竟然未能參透此位是誰.卻再細看,老者卻是以背示人,後向而行,直向如來逼近,看看將近,右手後拂,塵須一根根散了開,如利予,似快劍,直擊如來麵部.如來不動.堪堪將近,隨又化作人形,轉為觀音,又變似玉帝......

如來於心中撚了個決,暗說:咄!

早見心鏡之中已是現了一麵大網,大網直迎血霧.說來也怪,這血霧竟然透不過這網眼,大網如牆,立而不動,血霧衝撞,猶如海水撲岸,卻是一來一回,卻是再也衝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