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著笑著,她的眼神又黯淡下來,喃喃自語:“隻是這討歡心的對象,怎麼成了嫂嫂…… 不行,我得見郭辰一麵,定要問個清楚。”
盧芊芊心中暗暗打定了溜出府去的主意。
一月之後,吐蕃國境線的山門關,迎來了一位重要人物 —— 鴻國公李世章。
他奉皇帝詔令,拖著年邁之軀,親自前來督戰。一路的奔波讓這位老將疲憊不堪,山高路遠,幾乎要了他半條老命。
但他深知此行責任重大,山門關的戰事關乎著榮朝的邊疆安危,不容有失。
李世章抵達後,即刻將郭辰所著的兵法鄭重地交到兩位將領手中,一位是他的兒子李萬成,另一位是盧長宇。
他目光堅定地看著二人,說道:“此兵法精妙非常,乃我朝製勝之法寶,望你們悉心研讀,靈活運用。”
這兵法凝聚著郭辰的心血與智慧,涵蓋了排兵布陣、虛實奇正、後勤保障等諸多關鍵要義,如同一盞明燈,為身處戰局迷霧中的將士們指引方向。
李萬成和盧長宇接過兵法,如獲至寶,日夜鑽研。
他們依據兵法所示,重新調整戰略部署。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我軍仿若脫胎換骨。
麵對吐蕃兵馬的洶洶來勢,我軍依照兵法巧妙布局,時而佯裝敗退,誘敵深入;時而奇兵突襲,直擊敵軍要害。
將士們緊密配合,進退有序,將兵法中的策略發揮得淋漓盡致。
經過一場激烈鏖戰,吐蕃兵馬被我軍成功逼退五十餘裏。
消息傳來,山門關內頓時歡呼雀躍,士氣大振。
眾人紛紛感歎:“沒想到鴻國公帶來的兵法如此神妙,此戰若無鴻國公督戰,我軍勝算全無啊!”
李萬成、盧長宇等將領更是對鴻國公欽佩不已,由衷讚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鴻國公真乃我軍之幸!”
鴻國公李世章卻擺擺手,謙遜地說道:“此非我之功,這兵法乃郭辰所著,他才是我榮朝最傑出的少年郎,文韜武略,樣樣精通。聽聞他還是盧將軍未來的女婿,實乃天作之合。”
在場將帥聽聞,皆對盧長宇投以羨慕目光,盧長宇心中亦是欣喜萬分,恨不得即刻班師回朝,與郭辰相見,親眼瞧瞧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
而後,鴻國公拉著李萬成和盧長宇坐下,麵色凝重地開口道:“我此番前來,陛下雖未明言,但我知曉,多少是因我那首徒吳三奎在山門關的所作所為。我一路觀察,也心中存疑,你們可察覺到有何不對勁之處?”
李萬成率先說道:“父親,孩兒發現這山門關內開鐵礦製精鋼、鑄長劍之事,背後似有隱情。還有那囤積的大量食鹽,雖有部分已被轉移,但種種跡象表明,此事恐怕與太子脫不了幹係。”
盧長宇點頭附和:“李將軍所言極是,不過就目前所查,吳三奎並未直接參與其中,他似是被人脅迫,聽聞太子派人控製了他的家人。”
鴻國公聽完,緩緩起身,神色憂慮:“看來事態遠比想象中複雜。我這就回京都,向陛下如實稟報。這吐蕃之地酷熱難耐,再待下去,我這把老骨頭真要曬成人幹了。”
說罷,他看向盧長宇,“盧將軍,你且與我一同回去,此次回去,說不定還能趕上令嬡大婚呢。”
盧長宇應下,心中既牽掛著女兒的婚事,更想見見這位才子郭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