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哈金(1)(1 / 3)

作家簡介

這是一代奇異的作家,他們渴望超越傳統的“鄉愁”,渴望在中西文化的對峙融合中展開生命價值的追尋,渴望在“邊緣”的獨立狀態中尋找自己新的文化認同。

回首百年滄桑,縱看百年耕耘;百年孤獨,百年收獲。海外華文文學的曆史長河對外是在東西方文化的“交戰”、“交融”狀態中遞進成長,對內則繼承了“五四”新文化所開創的麵向世界的精神源流。它的可貴,首先在於解放心靈,卸下了傳統意識形態的重負,因此能坦然麵對外部世界,並冷靜地回首曆史。這些作家,不僅僅是要告別“鄉愁文學”的囹圄,更有對“個體生存方式”的深入探求。曆史造就了新的一代“乘桴於海”的中國人,就必然造就一代新的移民文學。

哈金,本名金雪飛,1982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英語係,1984年獲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碩士,1985年留學美國。1992年於布蘭戴斯大學獲文學博士,1992-1993年就讀於波士頓大學寫作坊,1993-2002年任喬治亞州艾默裏大學駐校詩人並教詩歌創作,2002年秋季至今在波士頓大學英語係教小說創作,2006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與藝術研究院院士。出版了三本英語詩集,四本短篇小說集,五部長篇小說和一本文論集。獲得過美國全國圖書獎、筆會/福克納獎、筆會/海明威獎等多種獎項,作品被譯為30多種文字,詩歌和短篇小說被收入多種重要的英語選本。新長篇小說《南京安魂曲》即將出版。

櫻花樹後的房子

室友搬走後,我擔心陳太太會漲房租。我一直租用半間屋子,每月付300美元。如果房東要我多付錢,我就不得不另找住處。我喜歡這座殖民式的房子。房前長著一棵巨大的櫻花樹,細枝垂擺,雖然已是初夏,開花季節已過,仍然引來許多鳥,給人田園的感覺。房子靠近法拉盛區中心,你可以聽到緬因街上交通的嗡嗡聲。這裏離我幹活的地方也不遠,去哪兒都很方便。陳太太住在一樓,我住在二樓,同層還住著三個女人。我以前的室友是個木匠徒工,他剛搬走了,原因是三個女房友都是妓女,經常在這裏接客。說實話,這也讓我不太舒服,但我已經熟悉了那些姑娘,尤其喜歡小巧的阿虹。她20出頭,是越籍華人;她父母30多年前從中國遷居到堤岸市,那裏的房地產在西貢垮台後便宜了許多。還有,我初到紐約,孤身一人有時很難受。如我所料,那天傍晚陳太太上樓來了;她身材粗短,鼻子旁邊長著一個大痦子。她坐下來,拍拍染黑的頭發,對我說:“萬平,現在你一個人用這間屋子,我們該談談房租了吧。”

“我沒法比現在付得更多啦。你可以再招一個房客。”我朝她身後的空床擺擺手。

“嗯,我可以登個廣告,不過我另有打算。”她衝我探探身。

我沒吭聲。我不喜歡這個福建女人,覺得她太油滑。她繼續說:“你有駕照嗎?”

“我有北卡羅來納州的駕照,但不知道能不能在這裏開車。”有段時間我曾為夏洛特市外的一家農場運送過蔬菜。

“那不是問題。你可以把它換成紐約的駕照--容易得很。車輛登記處就在附近。”她笑笑,露出豁牙。

“你要我做什麼?”我問。

“我不多收你房租。你可以一個人用這間屋子,不過我希望姑娘們晚上有外客時,你能開車接送她們。”

我盡量保持冷靜,回答說:“那合法嗎?”

她咯咯笑起來:“別怕。姑娘們去酒店和私宅,不會有警察衝進去的--很安全。”

“我每星期得開多少次?”

“不經常,最多四五次。”

“你也為姑娘們付飯錢吧?”

“對,除了長途電話外,什麼都包了。”

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的女房友們總在一起吃飯。“好吧,我晚上可以給她們開車,但隻能在皇後區和布魯克林區。曼哈頓太可怕了。”

她奸笑了一聲:“沒問題。我不會讓她們去那麼遠的。”

“另外,我幹活的時候能跟她們一起吃飯嗎?”

“當然可以。我會吩咐她們的。”

“謝謝。”我停頓了一下,“說實話,這裏有時候真孤單。”

一個狡猾的笑容掠過她的臉:“你可以和姑娘們玩玩嘛--她們會給你優惠價的。”

我不知道怎樣回答。離開前,她要求我對這一切保密,她需要我幫忙是因為想讓她們出去時覺得安全。嫖客們如果知道有個司機專供妓女差遣,就會高看她一眼,對她好些。我瞧見過車庫裏的黑奧迪。好幾個月沒開車了,真懷念汽車曾給我帶來的自由感覺,好像如果高速公路上前麵沒有車,我就能騰空飛起。所以我挺盼望開車帶著女人們出去跑跑。房東離開後,我站在窗台旁,麵對前街。櫻花樹冠紋絲不動,足有40多尺高,一大團枝葉茸乎乎的,由繁星點點的天空襯托著。遠處,一架飛機--一串燈火無聲地從幾片爛布般的雲彩間穿過。我知道陳太太給我的活兒會把我卷入非法的事情,可我並不擔心。我習慣了生活在妓女們中間。最初我琢磨出她們做什麼行當時,我也打算像以前的室友那樣一走了之,但找不到離我工作地點近的地方--我在一家衣廠做熨燙工。此外,一旦熟悉了一點兒那些女人,我意識到她們並不像人們說的那樣,不是“吸血鬼”。她們和別人一樣,必須幹活謀生。

我也在賣自己。每個工作日我站在桌前熨布料接縫、褲腰、衣領和袖口。地下室裏又悶又熱,空調機至少用了十幾年了,光大聲叫著,不出冷氣。我們為曼哈頓的服裝店製作高檔衣服,每一件出廠前必須熨得板板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