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地利人和
孟子有一次和弟子們一起討論怎樣才能在戰爭中獲勝的問題。
有一個弟子說:“我認為,要想打勝仗,必須要順應天時,即抓住有利的季節和天氣不可。”
另一個弟子馬上反駁說:“我認為天時並不重要,地利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高牆深池,並憑借山川險阻,這樣才會攻必克守必固。”
說完,他看著孟子,認為孟子一定會稱讚他的看法。
孟子聽了他們的話,用手敲著大腿,慢慢說道:“你們倆說的都是次要的因素,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沒有抓住。從戰爭全局來看,抓住天時不如占據有利地形,地形有利不如全軍將士上下同心。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
“比如有一座地形有利的城池,在圍攻過程中,一定會出現許多合適的戰機,但終於沒能攻克,這就是天時不如地利;還有一座城池,地理形勢險要,城牆高且堅固,糧草充足,但軍心渙散,一聽到敵人來進攻,都棄城不戰而逃,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
“曆史上這樣的戰例是很多的。這個道理同樣可以用來治國,為什麼這樣說呢?保衛國家不必靠山川險阻,威行天下不必靠強兵利器。實行仁政的人,老百姓就會支持他。不實行仁政的人,就不會有百姓支持他,最後連親戚朋友都要背叛他,那他的江山也就完了。所以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聽了孟子的話,學生們都佩服不已。
哲理點撥:“天時”在今天看來應當是曆史潮流或機遇,“地利”指的是地理優勢,“人和”指的是人際關係融洽和諧。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這三者缺一不可。
呆若木雞
古時候,有一種名叫鬥雞的賭博遊戲,這種遊戲在各國的宮廷裏十分流行。帝王將相們在酒足飯飽以後,無所事事,常常用鬥雞來消磨時光,比賽輸贏,從中取樂。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國王特別愛好鬥雞這種賭博遊戲,他雖然也飼養一些鬥雞,卻因為馴養得不好,總是失敗。於是齊王便下令張榜招募馴養鬥雞的能手,紀沽子是一個專職馴養鬥雞的專家,遠近聞名,他應召去給齊王馴養鬥雞。
紀沽子馴養鬥雞十天,齊王便迫不及待地催問說:“馴養成了嗎?”
紀沽子回答說:“還不行。這雞沒有什麼本領卻很驕傲,仗著傲氣,躍躍欲試。”
又過了十天,齊王又問:“怎麼樣?現在成了吧?”
紀沽子說:“還不行啊!它聽到其他雞的叫聲,見到其他雞的影子,反應得特別迅速。”
齊王說:“怎麼,反應迅速還不好嗎?”
紀沽子說:“反應迅速,說明它取勝心切,火氣還沒有消除。”
又過了十天,齊王再一次問道:“怎麼樣了?現在難道還不成嗎?”
紀沽子說:“現在差不多了。別的雞雖然鳴叫著向它挑釁,它好像沒聽到似的,神態自若,毫無變化。不論遇到什麼突然情況,它都不驚不慌,一副呆頭呆腦的樣子,好像木頭做的雞,它已具備了鬥雞的一切特性了!別的雞看到它這副模樣,沒有敢與它鬥架的,遇到它掉頭就逃跑。”
齊王把這隻鬥雞帶到鬥雞場上,果然每鬥必勝。
哲理點撥:有的時候,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將勝負置之度外恰恰可以取勝,成功之道在於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次非逃生
楚國人次非在別的國家得到一把寶劍,他準備把它帶回家鄉。回鄉途中乘船渡江,船到江心時,兩條蛟龍從水裏竄出,激起的水花像暴雨一樣落下來,次非問船夫:“在水裏遇到蛟龍,我們還能活命嗎?”
船夫害怕地說:“遇到一條蛟龍我們都活不了,更別說兩條了。”
一船人都嚇得發抖,癱軟在船上等死。次非從背上抽出寶劍說:“蛟龍不過是江中腐朽的枯骨,今天,拚也是死,不拚也是死,我拿這把寶劍豁出去了。”說著跳到江中,與蛟龍搏鬥。
船上的人隻看見江水像開了鍋一樣翻滾,在漫天的水花中看不清蛟龍,更看不見次非。最後,江中平靜下來,鮮血從水底一陣一陣地冒出,蛟龍的屍體也慢慢浮出了水麵,最後,次非從水裏探出頭來,回到了船上,一船人因他的拚命而得救了。
哲理點撥:麵臨絕境的時候,與其受命運擺布,不如與命運抗爭到底。
命隨人變
戰國時代的縱橫家蘇秦,曾以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掛六國相印。他在年輕時就已經是一個雄辯之士,並經常周遊列國求仕,但卻一直不為人所賞識。
在貧困潦倒之際,他無奈隻好返回家鄉。他的嫂嫂見到他一副神色枯槁的樣子,便對他說:“做普通百姓或去經商,都可以賺到錢來糊口,可你呢?終日遊蕩,無所事事,難怪落到今天這般地步。”
一頓奚落之後,他嫂嫂也不下廚給他做飯吃。
蘇秦受到自家嫂嫂的如此冷眼相看,更加發奮學習,後來終於出人頭地,衣錦還鄉。
哲理點撥:人不能安於現狀,滿足於現狀,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時運和命運隻能困住凡夫俗子,卻困不住適時而變、積極進取的人。
曹劌論戰
公元前684年春天,齊國重兵進犯魯國。
當時,齊強魯弱,魯國大將曹劌與魯莊公坐一輛戰車來到長勺迎戰,到了長勺安營紮寨。
第二天,探子回報:齊軍旌旗森嚴,刀戟如林,一派殺氣騰騰,準備廝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