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廷的官員選拔方麵,徐皇後也有著自己的看法。她向朱棣推薦了一些有才能、有品德的官員,這些官員在日後的國家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有一位名叫楊士奇的官員,他出身貧寒,但才華出眾。徐皇後通過自己的觀察和了解,認為楊士奇是可造之材,便向朱棣推薦。朱棣聽取了她的建議,重用楊士奇,而楊士奇也沒有辜負這份信任,為大明王朝的繁榮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後宮管理上,徐皇後更是展現出了她的賢能。她以身作則,崇尚節儉,反對奢華浪費。她對待後宮的嬪妃和宮女們和藹可親,從不擺皇後的架子。在她的管理下,後宮一片和諧,沒有勾心鬥角、爭風吃醋的現象。她還經常教育後宮的女子們要遵守婦德,關心國家大事,不要隻局限於宮廷的小天地。
野史中,關於徐皇後和朱棣之間的感情故事更是充滿了溫情。他們二人相互扶持,伉儷情深。朱棣對徐皇後極為敬重,無論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在後宮之中,都對她的意見十分重視。而徐皇後對朱棣也是一往情深,她理解朱棣作為皇帝的壓力和責任,總是在他身邊默默陪伴。
據說,在朱棣處理政務到深夜時,徐皇後總會親自為他準備點心和熱茶,陪伴他度過那些漫長而勞累的夜晚。他們會一起談論國家的未來、子女的教育,也會回憶起年輕時的點點滴滴。這種夫妻之間的深情厚誼,在宮廷之中是極為難得的,也成為了人們傳頌的佳話。
在徐皇後的一生中,她還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她對自己的子女要求嚴格,不僅教導他們要學習文化知識,更注重培養他們的品德和才能。她的長子朱高熾,在她的教導下,養成了寬厚仁慈的性格,對治國之道有著深刻的理解。朱高熾日後成為皇帝,推行了一係列仁政,這與徐皇後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徐皇後的其他子女,也都在各自的領域展現出了非凡的能力。他們有的在軍事上有所建樹,有的在文化領域有著出色的表現,這都得益於徐皇後的悉心培養。
徐皇後的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她出身名門,與朱棣結為夫妻,在靖難之役中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在國家事務中積極參與、出謀劃策,在後宮管理和子女教育方麵也堪稱典範。她與朱棣之間深厚的感情,更是為這段曆史增添了一抹溫馨的色彩。她就像一位天使,守護著大明王朝,守護著朱棣和他們的家庭,她的事跡和品德,將永遠銘刻在曆史的長河中,被後人傳頌和敬仰。
在曆史的舞台上,徐皇後的光芒永不磨滅,她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麼是賢良淑德、聰慧過人,她是大明王朝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女性。她的故事,如同一首優美的樂章,在歲月的長河中奏響,餘音繞梁,三日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