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後 記(3)(2 / 2)

229 巴斯夏:《和諧經濟論》,中文版,第85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230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上卷,中文版,23、35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231 見《行動綱領》,《宣言》第8條。

23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41-14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3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253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34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1994年版本,第337頁。

23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2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3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349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37 《在高科技時代尋找人性的意義》,載《光明日報》,2000年5月26日。

238 摘自《中國統計摘要》(2009),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114頁、第120頁、第111頁。

239 《中國統計摘要》(2009),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119頁、第120頁。

240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23頁、第172頁、第364頁。

24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4頁。

242 參見劉漢太著:《消費的福祉》,中國發展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1頁。

243 慕容雪村:《伊甸櫻桃》,中信出版社2005年出版。

244 記者張炳升等:豪宴奢侈,榮恥不分,2006.4.19《光明日報》。

245 以上情況,均引自北商:奢侈品牌在中國湧動開店潮,2009.3.4.《中國消費者報》報導。

24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0頁。

247 史密鬆著:《麥當娜旋風》,海南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23頁。

248 柏忠言:《西方社會病》,三聯書店1983年出版,第568頁。

249《消費社會》,劉成富等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1-2頁、第144-145頁、第146—147頁。

250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華藝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186-187頁。

25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5頁。

25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3頁。

253 柏拉圖:《理想國》,中譯本,第279頁。

254 《古希臘羅馬哲學》,三聯書店1957年出版,第36頁。

255 《和諧經濟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譯本,第377頁。

256 《和諧經濟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譯本,第438頁。

257 《和諧經濟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譯本,第442頁、第486頁、第484頁。。

258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頁。

259 張岱年:《文化與價值》,新華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227頁、第238頁。

26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頁。

261 拙作:當代經濟學應加強對人的研究,《經濟學動態》1996年第8期。

262 拙作:再論當代經濟學應加強對人研究,《經濟學動態》2004年第7期。

26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頁。

26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