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剩餘價值理論》,第1卷,311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5 伯格、費德瑞柯:《人類行為》,中文版,47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126 〈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中文版,37、73、119頁,北京:三聯書店,1989
127 談劍鋒主編:《世紀挑戰》,318頁,北京:藍天出版社,1998。
128 摘自《中國統計摘要》(2009), 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113頁、第119頁。
129 根據《國際統計年鑒》(1998)有關數字計算而得。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528、530頁。
130 拙作:論精神消費力,《經濟研究》,1994年第10期。
131 李向民著:《精神經濟》,新華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368頁、第365頁、第367頁。
13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頁。
13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頁。
13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頁。
13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4頁。
13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頁。
137 《經濟學和公共目標》,中文版,70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138 摘自《中國統計摘要》(2009),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195頁。
139 拙著《消費需要論》,湖南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246-250頁。
140 拙著:《消費需要論》,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267頁、第269頁、第272-273頁。
141 《和諧經濟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譯本,第85頁、第97頁。
14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4頁。
14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3頁。
144 餘正榮:《生態知慧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226頁。
14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頁、第122頁、第123頁。
146 《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27頁。
147 原載《環境保護》(京)2008.12A.7-20。
14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冊,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第225頁。
149 劉湘溶: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08.4.15《光明日報》。
150 吳季鬆著:《新循環經濟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0章、第11章。
15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頁。
152 拙作:論生態需要,1998.1.26《光明日報》。
153 《光明日報》記者付小悅等報道:海南:科學發展譜華章,2008.4.21《光明日報》。
154 拙作:關於開征生態環境稅的幾個問題,《稅友》,2003年第7期。
155 拙作:關於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幾個問題,《河北學刊》,1985年第6期。
156 此文發表於《求索》,1998年第2期。
157 E·佩魯:《新發展觀》,華夏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65-166頁。
158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9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9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上冊,中文版,111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