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8章 附錄三 近現代心理學大事記(1 / 1)

附錄三 近現代心理學大事記

1879年 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的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獨立的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1883年 高爾頓發表《對人類官能及其發展的探討》,開辟了研究個體心理和心理測驗的途徑。

1883年 霍爾創辦了美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1887年創辦了美國第一種心理學雜誌——《美國心理學雜誌》。

1885年 艾賓浩斯發表《論記憶》,開創了用實驗方法研究記憶的先河。

1890年 詹姆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心理學原理》,提出了意識流理論,對美國機能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有重要影響。

1905年 比內和西蒙共同編製了《比內—西蒙智力量表》,1908年發表了這個量表的修訂本。

1913年 美國心理學家華生發表了《從一個行為主義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學》,宣告了行為主義的誕生。

1912年 韋特海默、柯勒和科夫卡在法蘭克福研究似動現象,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格式塔心理學。

1900年 弗洛伊德發表了《夢的解釋》,1916~1917年發表了《精神分析引論》,創立了精神分析學派。

1917年 北京大學在中國首次建立了心理學實驗室;1920年南京高師(東南大學)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心理學係;1921年在南京成立了中華心理學會,張耀翔任會長;1922年張耀翔主編了中國第一本心理學雜誌——《心理》。

1923年巴甫洛夫發表了《動物高級神經活動(行為)客觀研究20年經驗:條件反射》,係統地提出了高級神經活動學說。

1929年拉什裏發表《大腦機製與智能》,提出了大腦功能的均勢原理和總體活動原理,對推動大腦高級功能的研究和計算機學習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1938年斯金納出版《有機體的行為》,標誌著新行為主義的誕生。

1943年馬斯洛發表論文《人類動機論》,以後出版《動機與人格》一書,創立了人本主義心理學。

1950年 皮亞傑發表《發生認識論導論》(3卷集),標誌著發生認識論體係的建立。

20世紀60年代初斯佩裏及其同事進行了著名的裂腦研究,發現了大腦兩半球功能的差異,大大促進了對腦的高級認知功能的研究。

1967年 奈塞爾發表《認知心理學》,標誌著現代認知心理學的誕生。

1973年 魯利亞出版《神經心理學原理》,總結了從40年代以來的研究成果,創立了神經心理學。

1980年 中國心理學會加入國際心理學聯合會。

1991年 歐洲科學技術發展預測與評估委員會(FAST)出版認知科學係列叢書,其中第四卷為《認知神經科學》,標誌著認知神經科學作為一個科學分支得到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