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海上霸主--戰列艦(1 / 3)

戰列艦是15世紀末出現的特殊戰鬥艦,是人類建造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之一。戰列艦又叫戰鬥艦、主力艦、戰艦,是以大口徑火炮的攻擊力和厚裝甲的防護力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主戰艦艇。

在20世紀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列艦是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平台,深受各國海軍的重視。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戰列艦仍是各主要海上列強的主力艦種之一,長期被稱為主力艦。最後一艘戰列艦於1998年退役。

風帆時代:戰列艦的英文原意為戰鬥艦。戰列艦的名字來自於帆船時代的“戰列線戰鬥艦”。在1655-1667年的英荷戰爭中,海戰的交戰方式是雙方的艦隊在海戰中各排成單列縱隊的戰列線,展開同向異舷或者異向同舷的舷側方向進行火炮對射。1638年建成的英艦“海上君王”號是世界上第一艘戰列艦,擁有3層舷炮甲板,102門火炮。

17世紀70年代後期,英國海軍根據下列標準對艦船進行歸類:一級艦--三層炮甲板,擁有火炮100門以上,人員875人以上,排水量為2500-3500噸。例如,特拉法爾加海戰中,英國納爾遜海軍上將的“勝利”號旗艦。二級艦--三層炮甲板,擁有火炮90-98門,人員750人左右,排水量為2000噸以上。三級艦--二至三層炮甲板,擁有火炮64-80門,人員490-720人左右,排水量為1300-2000噸。當時,英國海軍多數的主力艦隻屬於三級艦。四級艦--兩層炮甲板,擁有火炮50-56門,人員350人左右,排水量為1000噸以上。以上四級艦都屬於戰列艦。其他的艦船稱護衛艦、巡洋艦和單桅縱帆船。那時的戰列艦用木材建造,有的在水線以下包銅皮。以風帆為動力,裝備前膛火炮,發射圓形彈丸、霰彈和鏈彈。在帆船時代的艦隻,有幾百年的曆史,一直是海洋作戰的主宰者。

在15世紀以前的日子裏,海戰與陸戰很相似。敵對雙方的艦隻一般是由櫓槳推進的單甲板平底船,雙方的艦隻接舷後,由雙方的士兵和水手進行肉搏,跟陸戰差不多。風帆出現後,逐漸代替櫓槳,在船上安裝多門重型火炮。由於炮太重了,必需裝在甲板底下,火炮裝在兩舷原來水手們搖槳的位置上。此時,軍艦的攻擊力大大增強了。攻擊力主要用來擊毀船隻而不是殺傷船員。戰鬥艦船與商船是有區別的,它的重要區別是在兩舷設有炮孔,在遇到大風浪時,炮孔關閉。在海戰時,軍艦的兩舷安裝火炮,先用一舷的火炮朝敵人炮擊,再調轉船頭,用另一舷的火炮炮擊。射擊完畢後,將軍艦開到敵艦火炮打不到的海麵重新填彈,這是非常費力費時的戰鬥。一舷火炮的齊射能夠集中火力。這時的重炮射擊方向無法改變,因此一個艦隊的隊形排成一列,戰列中的每艘艦隻緊跟著旗艦。為保持艦隊的火力優勢,必需集中火力打擊敵艦隊中的某一部分。當雙方交戰時,每艘艦隻攻擊的目標是最大限度靠近它的敵艦。交戰雙方力爭把艦隊置於敵艦隊的上風,逆著風重新部署艦隊是很困難的。當時各國公認的海上作戰理論是:用快速的重炮壓製敵人的火力。若想準確地射擊,隻有在雙方距離小於四分之一英裏時彈丸才是水平飛行的。這樣,幾乎所有的海戰都是在平射距離400碼(1碼=0.9144米)以內進行的。當時的海戰一旦打起來,往往是一場混戰,單艦對單艦,打到其中的一艘艦的大多數水兵和陸戰隊員非死即傷為止。那時的一等戰列艦的排水量高達2000噸左右,需要許多人來撐帆和操縱火炮。英國“勝利”號上的艦員超過了800人,其中大多數是水手。當時法國的三層戰列艦一般僅是英艦的一半那麼大,艦員隻有400人。

後來,艦炮的有效射程從300碼增加為700碼,這些都屬於維多利亞中期的戰列艦。盡管武器係統強大,但在後來的20年間,裝有高能炸藥的炮彈迫使這些艦隻退役了,因為這些木製的三層甲板軍艦非常脆弱。鐵甲艦:在最後一批木製戰列艦建造時,新技術的發展改變了近代戰列艦的情況。威力更大、射擊更準的火炮發明了,一艘軍艦在一英裏或者更遠的地方可以擊中敵艦。軍艦若想在炮擊下更好地生存,必須安裝護甲。19世紀中期,由於科學技術和造船工業的發展,戰列艦成為以蒸汽機為動力的鋼鐵軍艦。

蒸汽機時代,各國海軍紛紛卸下風帆,安裝大型火炮,全身披甲。1849年,法國建成世界上第一艘用蒸汽機作為動力的戰列艦--“拿破侖”號,掛有輔助動力的風帆。1853年至1856年的克裏米亞戰爭出現了蒸汽鋼鐵戰列艦。1859年,法國建成排水量5630噸的“光榮”號戰列艦。1860年,英國建成排水量9137噸的“勇士”號戰列艦。“光榮”號和“勇士”號是世界上第一批鐵殼軍艦,均在外麵包覆鐵質裝甲,“勇士”號優於所有一等木殼戰列艦。此時,蒸汽動力、大炮和鐵製船殼引領戰艦的製造,低舷鐵殼裝甲艦代替了木殼戰列艦。重量重但數量少的艦炮代替密集排列在兩舷的舊式火炮。艦炮以裝甲炮塔的形式裝在艦甲板的中軸線上。因為蒸汽機性能可靠、動力更強,船帆和索具等都消失了。為了觀察和信號通信等需要,仍然保留了桅杆。因為裝甲戰艦的噸位重,若像帆船一樣使用風帆,那麼就需要大帆和高桅杆,軍艦的穩定性就無法保證了,這在海戰中是十分不利的。蒸汽技術革命的出現,加快了造船技術革命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