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享年93歲的老人。
他一生的事業是中國航空動力科學技術研究和發動機設計製造。航空發動機曾被新中國第一任總理周恩來稱為飛機的心髒,是製造業中附加價值最高的產業。有專家曾經給出這樣一組數據,按產品單位重量創造的價值計,如果船舶為1,則小汽車為9,彩電為50,電子計算機為300,噴氣客機為800,航空發動機達1400。航空發動機技術複雜、先進,集人類科學技術進步之大成。
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他一生信奉“人生是施與不是索取”。他過著簡樸的生活,卻把自己的工資收入一次次地資助給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捐獻給慈善機構和社會公益事業。幫助他人,已經成為他終生不渝的信念。
他是一位堅持信仰、追求高尚道德的老人。
他對高尚道德的追求,源於他自幼受到母親和舅舅家庭的影響,舅舅家門上的一副對聯——“傳家有道唯忠厚、處世無奇但率真”,舅媽斬釘截鐵地說過的一句話“為官不仁、無官不貪”,都影響到他的一生。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又受到社會多方麵熏陶,使他一生追求精神的完美和崇高。
他從青年時期開始接受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教育。在認真學習了《毛澤東選集》和《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以後,他被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和共產黨員的道德修養準則所吸引,下決心跟著共產黨走,在共產黨領導下為建設強大的中國空軍而獻身中國的航空工業。他從共產黨人(尤其是聶榮臻等黨的高級幹部)身上,看到了自己理想中的道德楷模。
他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我國航空動力事業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為中國航空科研和航空發動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我國著名航空發動機專家——吳大觀,人們尊敬地稱他為“吳老”。
從照片上可以看出,青年時代的吳老身材修長、英俊挺拔。他告訴我們,他年輕時喜歡體育運動,打籃球、遊泳……他在美國時,因為英語好,被教堂請去作演講,介紹日本侵華罪行和中國抗戰的情況;他也熱愛藝術,熱愛東西方文學名著和經典音樂。
在談到自己的人生感悟時,老人慈祥而剛毅的麵容始終保持著自信的微笑。他說普通話,帶著濃濃的鄉音。他的記憶和思維清晰,讓人無法想象他已是年過九旬的老人。與吳老促膝麵對,有時也會談及一些生活趣事,他會幽默地促狹、更有朗朗的大笑,但這仿佛都隻是他波瀾壯闊的人生中的點綴和花絮,他談得最多的還是航空和發動機事業。
與吳老曾經工作、生活在一起的人都感到,他並沒有離去。他那為人們所熟悉的音容笑貌、微微彎曲的身影仿佛還在我們的身邊;他邁著緩慢的步子,輕聲哼著歌,從遠而近、又由近及遠的腳步聲似乎還在大家耳邊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