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生性凶猛的“吃獅之鳥”?
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懸崖絕壁之間的安第斯兀鷹,是世界上最凶猛的鳥類。它體長達1.2米,兩個翅膀展開可達3米,它還擁有一個堅固且帶有彎鉤的“鐵嘴”和兩隻尖銳的利爪,這樣的長相為它捕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不僅鹿、羊、兔等中小型動物是它的獵殺對象,甚至連凶猛的美洲獅它也敢捕食,所以素有“吃獅之鳥”的別稱。
鳥是怎樣洗澡的?
愛清潔,喜歡洗澡,幾乎是大多數鳥兒的生活習慣。而且它們還有多種洗澡方式呢!許多鳥兒喜歡站在樹枝上,用尖尖的喙梳理羽毛。生活在水邊的鳥兒喜歡站在水中拍打翅膀,淋水沐浴,然後用力抖動身體,將水抖掉。而鸚鵡、烏鴉等喜歡雇用螞蟻為自己洗澡。當身上的虱子讓它們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它們會讓螞蟻在自己的羽翼裏勞動,達到清潔羽毛的目的。
大雁為什麼排成“人”字形和“一”字形飛行?
到了每年的秋冬季,我們就可以看見成群結隊的大雁浩浩蕩蕩地由北向南飛去,而且還排著整齊的“人”字形或“一”字形隊伍,你知道它們為什麼要排成這樣的隊形飛行嗎?
這是因為雖然大雁每小時可以飛行70—90千米,已算很快,但在每年的越冬遷徙中,它們大約要飛行一兩個月的時間,就算飛得再快也難以抵擋長途跋涉的疲勞。而跟在別的大雁後麵飛行,能有效地利用前麵同伴翅膀扇動所產生的升力,使飛行變得輕鬆一些,這樣,一些力量單薄的大雁就不至於掉隊。此外,大雁在飛行中排成整齊的隊形也是集體防禦的表現,每個雁陣都會由一隻富有經驗的老雁當“隊長”,幼鳥和體弱的鳥大都排在隊伍的中間,這樣就避免了許多弱小的大雁被其他猛禽吃掉。因此,大雁在飛行的時候會排成“人”字或“一”字形。
大雁經常進行空中旅行嗎?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年秋冬的時候,它們會從老家西伯利亞一帶出發,一路飛行數萬千米到我國南方過冬。第二年春天,它們又長途跋涉回到西伯利亞去產蛋繁殖。飛行累了的時候,它們會用“嘎嘎”的叫聲給同伴信任和鼓勵。所以說,每個大雁家族都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旅行團隊。
你了解大雁的生活習性嗎?
大雁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動物,平時棲息在水邊或者沼澤地裏,喜歡采食一些野草、牧草、螺、蝦等。春天的時候,它們常常20隻左右聚成小群活動。到了冬天,數百隻大雁會一起生活。休息的時候,還有專門的“哨兵”看守,一旦發現異常,會集體逃逸。
你知道“鴻雁傳書”的來曆嗎?
在古代,由於通信手段落後,人們有時會把書信綁在定期遷徙的大雁腳上,渴望通過它們將信息傳遞給遠方的人。我國漢朝時,使臣蘇武被匈奴單於無故扣留達19年之久,單於對漢謊稱蘇武已死。後來漢昭帝派出新的使者對匈奴單於說,漢朝天子接到大雁送來的書信,上麵寫著蘇武正在北海放羊。單於見真相無法隱瞞,隻能放蘇武歸漢。“鴻雁傳書”一詞由此產生。
鴿子為什麼會認路?
鴿子有著超強的認路能力,即使它的眼睛被蒙上黑布,並被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它也能準確地找到回來的路。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曾利用鴿子這個特殊的本領,把它們當做專門的通信工具。那麼,為什麼鴿子的認路能力這麼強呢?
大量研究表明,鴿子的嘴上長有能夠辨別地磁方向的細胞,這種細胞能幫助鴿子感知地球磁場的強弱,比如高緯度地區的磁場非常強,而赤道地區的磁場就弱一些。鴿子就是憑借這個來確定自己的相對位置和絕對位置的。因此,有許多人認為,鴿子的嘴是它的飛行導航係統。也有人認為鴿子是通過視網膜內的色素感知地球磁場的強度和方向的。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鴿子是利用太陽的方向以及嗅覺來認路的。目前大家比較認同的是第一種說法,當然這還有待科學的進一步證明。
鴿子天生擁有超強的記憶力嗎?
鴿子具有很強的記憶力,對固定的飼料、環境條件和呼叫信號均能形成一定的習慣,甚至產生牢固的條件反射。對經常照料它的人,能很快與之親近,並熟記不忘。若平時粗暴地對待它們,往往會不利於飼養管理。
你知道“和平鴿”的由來嗎?
1940年,為紀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納粹殘酷殺害的一個孩子,大畫家畢加索懷著滿腔悲憤,揮筆畫出了一隻飛翔的鴿子,這就是“和平鴿”的雛形。10年後,為紀念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加索又欣然畫出一隻銜著橄欖枝的飛鴿,著名智利詩人聶魯達把它叫做“和平鴿”,自此,鴿子成為和平的象征。
鴿子為什麼戀家?
不管是家鴿還是野鴿,它們都具有強烈的歸巢性,一般來說,它們的出生地就是它們一生生活的地方,其他再優越的環境,鴿子也會因為陌生而不能安心逗留。返回自己的“故鄉”是每隻出門在外的鴿子的願望,尤其是遇到危險和恐懼時,這種“戀家”欲望更強烈。若將鴿子帶到距“家”百裏、千裏之外放飛,它都會竭力以最快的速度返歸,並且不願在途中任何生疏的地方逗留或棲息。
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嗎?
盛產於美洲太平洋海岸地帶的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它簡直就是大自然的傑作,集輕盈、敏捷、優雅和華麗於一身,身上的羽毛閃爍著各色寶石的光芒,終日在空中飛翔。那你想更多地了解它嗎?
最小的蜂鳥隻有6厘米長,體重僅為2克,還沒有稍大點的蜜蜂大。蜂鳥的嘴就像一枚細針,舌頭猶如一根細線,眼睛仿佛兩個小黑點,翅膀上的羽毛既輕又薄,兩隻腳又短又小,平時極少用足站立。蜂鳥的巢隻有核桃那麼大,而它的蛋隻有0.2克,是雞蛋的1/250。除了那些專門研究蜂鳥的學者和不畏艱險的探險者外,很少有人能見到野生蜂鳥。蜂鳥和蜜蜂有許多相似之處,飛行時都會發出嗡嗡的聲音,並且都是采蜜高手。不同的是,蜜蜂用身上的絨毛沾取花粉和花蜜,而蜂鳥卻用細長的舌頭吮吸花蜜。
蜂鳥為什麼號稱“飛行的金剛石”?
整天穿梭於百花叢中的蜂鳥,身上的羽毛呈現紅、黃、藍、白、黑、紫和青7種顏色,並構成多樣的彩色圖案。飛行的時候,它們渾身閃爍著寶石般的光芒,宛如一朵朵流動的花兒,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飛行的金剛石”。正因為蜂鳥的羽毛如此華麗,19世紀的時候,很多歐美婦女常用蜂鳥的羽毛做帽飾。
蜂鳥家族都是“一夫多妻製”嗎?
蜂鳥實行“一夫多妻製”。到了每年的繁殖季節,雄蜂鳥會占據一定的勢力範圍,並不停地在自己的領域內飛翔。如果其他動物闖入它的地盤,它們會對入侵者發起攻擊;而對飛進領空的雌蜂鳥,它們卻特別殷勤。交配後,雌蜂鳥會從這裏飛走,獨自建巢、產卵、孵化和養育寶寶,而雄蜂鳥則留在原地繼續等待其他雌蜂鳥的光臨。
綠隱蜂鳥什麼樣?
綠隱蜂鳥是蜂鳥中體形較大的一類,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雄性綠隱蜂鳥身上絕大部分是暗綠色,尾部為藍綠色,眼部為黑色。而雌性的顏色相對比較暗淡,身體的下部為暗灰色。綠隱蜂鳥不光采食花蜜,也吃一些小昆蟲。它們通常把巢築在水生植物的大葉子下麵,一次隻產一枚蛋。
鴕鳥為什麼能奔跑如飛?
鴕鳥是世界上現存的體形最大的鳥類,它的體重在100千克左右,身高達2米,要把這麼沉重的身軀送上天,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它們選擇用快速奔跑來代替飛翔。那麼,既然它的身軀笨重,為什麼還能奔跑如飛呢?
因為鴕鳥的個子非常高大,腿和腳也都特別長,所以它的步子能邁得很大。另外,它的兩個腳趾一大一小,全部朝前生長,有利於快速行走。而且它的腳趾下長有厚厚的肉墊和角質皮,就像駱駝的大腳掌一樣,非常適合在陸地及沙漠上行走。鴕鳥的腿粗壯結實,非常強健,能有力地支持它快速奔跑。此外,雖然鴕鳥不會飛,但它的翅膀能在快速奔跑的過程中幫助它平衡身體,因此,鴕鳥就可以健步如飛了。
鴕鳥有牙齒嗎?
和所有的鳥兒一樣,鴕鳥也沒有牙齒,所以它一輩子也不用去看牙醫。可沒有牙齒它們怎樣咀嚼食物呢?不用擔心,鴕鳥自有辦法。原來鴕鳥的胃和人類的胃不太一樣,裏麵有很多沙子和小石頭,當鴕鳥把沒有經過咀嚼的食物送到胃裏時,儲存在那裏的沙子和小石頭會把食物磨成小塊,這樣腸道就可以吸收營養了。
鴕鳥是如何禦敵的?
鴕鳥是一種比較膽小的動物。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它會將頭埋進沙子或者草堆裏,以為自己看不見就是安全了,其實它這樣做往往很容易受到敵人的攻擊。事實上,鴕鳥的腿很長,奔跑速度很快,遇到危險的時候,完全可以利用快速奔跑來擺脫其他動物的襲擊。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逃避現實,不敢麵對問題的心理叫做“鴕鳥心態”。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大家都知道鴕鳥是一種不會飛的鳥,可你知道它為什麼不會飛嗎?原因就是它的飛翔器官已經退化。在鳥兒飛翔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長在翅膀上的飛羽和生在尾部的尾羽,另外,為了使飛翔器官保持正常,鳥類還有一個尾脂腺。可鴕鳥既無飛羽也無尾羽,更無尾脂腺,所以實現飛翔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
為什麼啄木鳥不會得腦震蕩?
啄木鳥是著名的“森林醫生”,一有時間它就舉起“手術刀”東敲敲西啄啄,確定害蟲的潛伏位置後,就在樹上啄一個小洞,把細長的舌頭伸進去,將蟲子鉤出來吃掉。可你想過嗎?啄木鳥每天大約要啄樹500到600次,而且是快速有力的啄擊,但它從來不會得腦震蕩,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啄木鳥的頭骨雖然十分堅固,但骨質卻很疏鬆,而且裏麵充滿氣體,能有效地抵禦震動。另外,它的大腦周圍有一層海綿狀的骨骼,能對外力起一定的緩衝和消震作用。啄木鳥的腦殼周圍還長有具有減震作用的肌肉,而且它的頭部和嘴尖能始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運動。整個腦袋的結構就好像一套嚴密的防震裝置,而外圍的肌肉組織就好像一頂大小正合適的安全帽。有了這樣一套“裝備”,無論啄木鳥在啄樹木時頭部受到多大的震動,也不會得腦震蕩。
你知道啄木鳥是如何爭領地的嗎?
許多鳥兒用歌聲來表達愛情,但啄木鳥唱歌卻是為了爭奪“領土”。它們“對歌”的手段就是那得意的擊木聲,當你在樹林的一端聽到“噗噗”的聲響時,另一端的“噗噗”聲也會應聲而起。不過這可不是“歡迎詞”,而是“逐客令”,說明這裏已經有主人了,如果後者要強行闖入,雙方就要進行更長時間的“擊木對歌”。
啄木鳥也是“巧舌如簧”嗎?
人們常用“巧舌如簧”來比喻特別會說話的人,其實這個詞用在啄木鳥身上再恰當不過了。啄木鳥的舌頭不但細長且富有彈性,其舌頭從下齶穿過,向上繞過後腦殼,從腦頂前部鑽入右鼻孔,隻留左鼻孔呼吸。它的這種“彈簧刀式裝置”可以讓舌頭伸出嘴外達12厘米長,再加上它的舌頭上還生有短鉤,舌麵還有黏液,所以啄木鳥就可以輕鬆地鉤捕到樹幹裏的害蟲。
啄木鳥是怎樣捕捉蟲子的?
當遇到躲藏在樹幹深部的蟲子時,聰明的啄木鳥還會巧施“擊鼓驅蟲”的妙計。它會用嘴敲擊出讓害蟲感到恐懼的聲音,當害蟲在聲波的刺激下昏頭轉向,四處竄動,企圖逃離樹洞的時候,等候在洞口的啄木鳥就可以輕易地捕食到它了。而且啄木鳥在捕食時一般要把整棵樹上的害蟲徹底消滅完後才會轉移到另一棵樹上,是個完美的“樹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