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麵積最大的沙漠是哪一個?
非洲大陸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麵積最大的沙漠。它西起大西洋沿岸,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為界,東部直抵紅海,南部到達蘇丹和尼日爾河河穀。東西長5600多千米,南北寬1600千米,麵積為960萬平方千米,約占非洲總麵積的32%,占世界沙漠總麵積的1/3。
沙漠為什麼白天熱晚上冷?
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其根本原因在於沙漠的成分是沙子(石英),熱容量比較小。白天太陽照射後,因為沙子沒有隔熱效果,所以溫度上升很快;而到了晚上,因熱量不能保存,沙漠溫度就會急劇下降。這就是為什麼沙漠白天很熱,晚上卻很冷的原因。
泉水為什麼會自己噴湧?
城市裏的很多廣場都有噴泉,清亮的水從噴泉裏噴到空中,煞是好看,不過這些都是人造噴泉,是人們利用水泵的動力使水噴起來的。大自然中也有許多自己噴湧的泉,那它們為什麼會噴起來呢?
噴湧的泉水都來自地下,是蒸氣的壓力使水噴出地麵的。原來這些泉水都是熱的,它們在地下受到岩漿的加熱,溫度逐漸升高,如果湧出地麵的通道又長又狹窄,下麵的水不易和上麵較涼的水對流,溫度就會達到100攝氏度以上,有時會形成蒸氣;有時則因為受到的壓力太大,沸點升高,成為高熱的水。但當這些高熱的水上升到離地麵較近的地方時,因為壓力的減輕,也會變成蒸氣。當地下的蒸氣愈聚愈多,力量愈來愈大,到了足以使堵塞通道的水噴起來的時候,噴泉就出現了。
自然界的噴泉為什麼會噴噴停停?
當噴泉一次噴出以後,大量的蒸氣也同時逃逸出來,這時原來聚集在地下的蒸氣一下子減少了許多,於是又重新平靜下來,水依然堵塞了泉水湧出的通道;等到蒸氣重新聚集得很多時,就會再一次噴出來。蒸氣的聚集有一個過程,所以噴泉會噴噴停停。
我國的泉城在哪裏?
濟南是我國著名的泉城,這裏每秒鍾大概有4立方米的泉水湧出來,光是著名的趵突泉,每天就湧出7萬立方米的泉水。除此之外,比較著名的還有珍珠泉、黑虎泉、金線泉等。濟南的泉水之所以特別多,是由它的地質條件造成的,濟南的南部山區貯藏了豐富的地下水,就像是專門供給濟南泉水的天然水塔,使濟南擁有噴不完的泉水。
於廉噴泉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市中心的大廣場北麵豎立著世界著名的“尿尿小童”的銅像噴泉,銅像高半米左右,是個光身叉腰撒尿的兒童,形象逼真。相傳敵軍侵占布魯塞爾後,要炸毀城裏的珍寶館,這個叫於廉的小男孩發現燃燒著的導火線,急中生智,朝導火線撒了一泡尿。珍寶館保住了,小英雄卻壯烈犧牲。為了表彰他的功績,1619年人們建造了這個噴泉以紀念他。
為什麼地球分為熱帶、溫帶和寒帶?
我們在地理課上都會學到,地球分為熱帶、溫帶和寒帶。為什麼地球會被分為這幾帶呢?這是因為,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由於太陽光線照射到地球表麵的角度不同,地球上不同地區所能吸收到的太陽熱量也會有明顯的差別,這就產生了地球各個地區之間的氣候差異。科學家們把具有相似的氣溫、降水特征和自然景觀的地帶歸結為一個氣候類型,這樣,不同的地帶特征就產生了不同的氣候帶。地球上的氣候帶可分為北寒帶、南寒帶、北溫帶、南溫帶以及熱帶共五個氣候帶。熱帶氣候又可分成三種不同類型的氣候,即赤道氣候、熱帶氣候和副熱帶氣候。
赤道氣候有什麼特點?
赤道氣候是指赤道地區的氣候,非洲的剛果盆地、幾內亞灣東側海岸、南美的亞馬孫河流域,亞洲的印度尼西亞都是典型的赤道氣候。那裏終年氣溫高、濕度大、悶熱多雨,是地球上最多雨的地帶,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2500毫米的情況也很常見,且降水量全年分配均勻,沒有明顯的幹季。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的植物特點是什麼?
地中海氣候雨熱不同期,所以這個氣候帶的夏季既炎熱又幹燥。植物為了生存,都具有耐旱的生理構造。如:植物都長得比較低矮,有的植物葉子很厚,多水多汁;有的葉子很小,上麵長滿密密的茸毛;有的葉子上麵還有蠟質保護。這些內部構造都有利於儲存水分或減少蒸發,使植物安全度過幹旱的夏季。
北溫帶都生活著哪些生物?
北溫帶就是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的地帶。這個氣候帶的特點是四季變化明顯,所處海域的海水含氧量多,營養鹽類豐富,因此浮遊生物很多,以浮遊生物為餌料的魚類得以大量繁殖生長,所以這一帶成為世界重要漁場的主要分布區域。盛產太平洋鱈魚、鯡魚、大馬哈魚等魚類。哺乳動物中,太平洋水域有海狗、海驢、海獺、日本鯨和海豚,大西洋水域有比斯開鯨、白海海豚、海豹等。
南極比北極冷嗎?
南極和北極分別位於地球的南北兩端,是世界上最冷的兩個地方。有人說,南極比北極更冷,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先分別看一下南極和北極。南極地區是一塊大陸,儲藏熱量的能力比較弱,厚厚的冰層使南極洲的平均海拔高度達到2600米,空氣既稀薄又不保暖,巨大的冰山像鏡子一樣,幾乎能反射全部的太陽光,夏季所獲得的一點兒熱量很快就被反射掉了,這就造成南極的年平均氣溫達到零下56攝氏度;而北極地區的陸地麵積比較小,大部分為北冰洋,而且冰層並不是很厚。由於海水的熱容量大,能吸收到較多的熱量,並且熱量的散發速度比較緩慢,所以北極的年平均氣溫比南極要高出8攝氏度左右。這樣看來,相比之下,南極比北極更冷的說法是成立的。
地球上唯一的白色海洋在哪裏?
北冰洋表麵的絕大部分終年被海冰覆蓋,是地球上唯一的白色海洋。北冰洋海冰的平均厚度為3米,因為這裏的海冰總在不停地漂移、裂解與融化,不像南極大陸那樣有數百萬年積累起來的數千米厚的冰雪,所以,北極的冰雪總量隻占南極的1/10。
為什麼南極會有溫水湖泊?
在終年冰雪覆蓋的南極,人們已經發現幾十個大小不一、水溫達25攝氏度的湖泊。從外表看,這些湖泊隻是一片結冰的凹地,但在堅冰下麵,卻有一潭溫水。在寒冷的南極,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溫水湖泊呢?原來出現這種奇妙現象的原因是這些湖的湖水非常潔淨,很少有礦物質和微生物,保持了永不混濁的狀態。極晝時,太陽光透過潔淨的冰層和透明的湖水,把湖底的水曬成了溫水。這一層湖水含鹽較多,比重大,不會與上層的淡水對流融合,能夠較好地積蓄太陽光能,加之淡水層像件保暖的“棉襖”,湖麵的冰層又像密閉的保暖庫,使這層鹹水得到“保暖”,於是造就了溫水湖泊。
水麵上的風為什麼比陸地上的大?
每到炎熱的夏天傍晚,人們總喜歡到湖邊、河邊或橋上去乘涼,因為靠近湖邊、河邊的地方不僅氣溫比較低,而且風也比陸地上的風要大一些。為什麼水麵上的風會比陸地上的大呢?
這主要是由於海麵、河麵、江麵及湖麵上比陸地上的屏障少,在水麵上對空氣流動的阻力就小得多,因此,風就要大一些。有的河穀地帶正對著風口,空氣流入河穀受到約束,流動也會變快,這也會使岸邊或湖邊的風速變大;而在陸地上,因為地麵地形起伏,而且有植被及建築物的阻礙,對空氣移動的阻力很大,風刮過來往往要受到重重阻礙而一路減速,力量也越來越小,所以水麵的風比陸地上的風要大得多。
為什麼風吹起來一陣大一陣小?
在地麵流動的空氣如果碰到高樓、山丘等障礙物時,就會形成大大小小的空氣渦旋。渦旋隨氣流總的方向一邊旋轉一邊前進,前進中又相互幹擾、變形、合並或擴散。隨著許多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渦旋過往和渦旋位置的不斷變換,風就一會兒大一會兒小了。
風是從哪裏來的?
俗話說“熱極生風”,此話一點不假。陽光照射地麵,由於地表性質不同,受熱不均,各地溫度就有了高低差異。氣溫高的地方,空氣密度小,氣壓就低;而氣溫低的地方,空氣密度大,氣壓也高。就像水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樣,大氣如果有了這種氣壓差,也會從高壓處流向低壓處,大氣的流動就產生了風。
為什麼新疆達阪城的風大得出奇?
我國新疆達阪城的大風一般在9—10級,甚至會出現陸地上罕見的12級風,有的大風甚至能把火車的車廂吹翻。這裏的狂風是由於特殊的地形造成的。達阪城位於天山山脈一個峽穀的最高處,巍峨的高山位於它的東北和西南兩側。每當冷空氣積累到一定厚度時,便會從達阪城峽穀裏漫溢出來。冷空氣從開闊的地區流進峽穀,受到兩側高山的約束,越流越快,西北大風便咆哮起來。
喜馬拉雅山是從古老的大海裏長出來的嗎?
有人說喜馬拉雅山是從古老的大海裏長出來的,聽起來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那披著冰雪盔甲、威嚴無比的世界屋脊,怎麼會是從大海裏長出來的呢?
事實確實是這樣的。在喜馬拉雅山陡峭崖壁和幽深的山穀裏,仔細觀察那兒的岩層,能找到許多古代海洋動植物的化石,包括三葉蟲、筆石、腹足類、腕足類、鸚鵡螺、菊石、瓣腮類、珊瑚、苔蘚蟲、海膽、海百合、介形蟲、有孔蟲、海藻和魚龍等。這些化石證明這裏原來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喜馬拉雅山是從古老的大海裏湧現出來的。這是地殼上升的結果。4000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印度板塊以每年平均6—12厘米的速度向北漂移,到2000萬年前,它與亞歐板塊相撞。在二者碰撞處,地層受到強烈擠壓而隆起了喜馬拉雅山。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嗎?
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的主峰,位於我國西藏與尼泊爾王國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它在北緯27度59分15.85秒,東經86度55分39.51秒處。珠穆朗瑪峰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金字塔,它的身體是由結晶岩係構成的,身上終年覆蓋著厚厚的積雪,高度為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喜馬拉雅山到底什麼樣?
喜馬拉雅山位於青藏高原南緣,是中國與尼泊爾、印度、不丹、錫金等國的界山。它東西綿延2450千米,有8000米以上高峰10座,其中坐落在中國境內和邊境線上的有5座。喜馬拉雅山西段降水既源於西風環流,又源於南亞季風。因為西風環流南下到該區之前已將較多水汽損失在帕米爾和喀喇昆侖山等地區,南亞季風則將更多的水汽損失在該山脈東段和中段,所以該地區降水量小,冰川規模較喀喇昆侖山大為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