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是許多板塊拚起來的嗎?
古生物研究發現,遠古時期,我國的華北與華南地區並不相連,在華南與澳大利亞都發現了6億到8億年前的冰川沉積物,而華北卻沒有。其他研究也證明,華南以前可能和澳大利亞相連,後經漂移才與華北地塊相接。同樣的證據證明,西藏、塔裏木、柴達木、準噶爾等都曾是被古海洋隔開的孤立地塊,後來經過幾億年的漂流,才形成了現在的中國大陸。
為什麼地球上有那麼多山?
地球上林立的高山主要是由地殼的水平擠壓造成的。地殼水平擠壓力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由於地球自轉速度的變化而造成的東西方向的水平擠壓;另一種是由於在不同緯度,地球自轉的線速度不同所造成的地殼向赤道方向擠壓。這兩種擠壓使地殼發生相互碰撞,地殼隆起,就形成了各種走向的山脈。
為什麼要保護臭氧層?
臭氧層集中在離地麵20—25千米的空中,就如同地球生靈的保護傘,能有效遮擋住陽光中有害的短波紫外線。紫外線對人體是非常有害的,長期照射紫外線會使人體免疫機能下降,人容易患皮膚癌、白內障等多種疾病。強烈的紫外線還會使農作物和植物的產量和質量下降。過量紫外線會使浮遊生物大量死亡,最終引起海洋生物生態係統的破壞,進而影響全球生態平衡,危及人類及其他生物的生存。為了防止紫外線大量射向地麵,危害人類生存,我們必須保護臭氧層,讓臭氧層把大量的紫外線吸收掉。但是,人類使用的冰箱、空調等家電中用來製冷的氟利昂,還有噴霧劑中添加的氯氟烴類氣體,都會與臭氧發生反應,從而大大減少空氣中的臭氧含量。現在,地球上空的一些地方已經沒有臭氧,形成了臭氧保護罩空洞。當前,保護臭氧層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臭氧是怎樣形成的?
臭氧層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線製造出來的。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分為長波和短波兩種,當大氣中的氧氣分子受到短波紫外線照射時,一部分氧氣分子會分解成原子狀態,與剩下的氧氣分子發生反應,就形成了臭氧。臭氧的比重大於氧氣,會向臭氧層底部降落,降落過程中溫度升高,臭氧變得很不穩定,如果受到長波紫外線的照射,又會還原成氧。這樣就保持了臭氧與氧的動態平衡。
臭氧層有什麼作用?
臭氧層能夠吸收太陽光中的短波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人類和動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線的傷害。臭氧層還能將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轉換為熱能並加熱大氣,大氣的溫度結構對於大氣的循環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對流層上部和平流層底部,即氣溫很低的這一高度的臭氧減少,則會使地麵氣溫下降。
潮汐是月球造成的嗎?
到過海邊的人都知道,海水有漲潮和落潮。漲潮時,海水上漲,波浪滾滾;退潮時,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灘。那麼,潮汐是怎樣產生的呢?它是月球造成的嗎?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以後,人們才真正找到了“潮”和“汐”的秘密。原來,潮汐的發生確實與月球有關。海水受月球引潮力的作用,從而產生漲潮和落潮。引潮力是指月球對地麵的引力和地球、月球轉動時的慣性離心力所形成的合力。地球每天都要自轉一周,一天之內,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總有一次是向著月球,一次是背著月球,所以地球上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總有兩次漲潮和兩次落潮,這樣,就形成了我們每天都能見到的“潮”和“汐”。
每月的大潮是怎樣引起的?
除了月球對地球產生引潮力外,太陽也會對地球產生引潮力,隻不過太陽的引潮力要比月球的引潮力小一些。但是當太陽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疊加在一起的時候,就會推波助瀾,使潮水漲得更高。每月的朔(農曆初一)和望(一般是農曆十五,有時是十六或十七)時,月球、地球和太陽在一條直線上,月球和地球的引潮力加在一起,就會引起大潮。
什麼是半日潮和全日潮?
地球上絕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總有兩次漲潮和兩次落潮,稱為半日潮。而有一些地方,由於一些局部地區性的原因,一天之內隻出現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這稱為全日潮,我國南海西北部的北部灣就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全日潮海區之一。
潮汐發電是怎麼回事?
潮汐發電就是在海灣或有潮汐的河口建築一座攔水堤壩,形成水庫,並在壩中或壩旁放置水輪發電機組,利用潮汐漲落時海水水位的升降,使海水通過水輪機時推動水輪發電機組發電。潮汐發電的優點是成本低且汙染少。
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哪個?
世界上有很多大洋,你知道哪一個是最大的嗎?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也是世界上最深和島嶼最多的大洋。它位於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其北端經白令海峽與北冰洋相通,西南邊經馬六甲海峽,以蘇門答臘、爪哇、新幾內亞等島嶼和澳大利亞為界與印度洋相鄰。太平洋南北最長約16000千米,東西最寬約19000千米,總輪廓近似圓形,麵積約1.8億平方千米,約占世界整個海洋麵積的1/2,占全球麵積的35%,超過了世界陸地麵積的總和。太平洋的平均深度超過4000米,而處於它西部邊緣的馬裏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超過了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目前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處。
太平洋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1520年11月底,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船隊由大西洋出發,經過30多天風暴不斷的航行之後,繞過南美洲,進入一個新的大洋,也就是現在的太平洋。在這個新大洋100天的航行中,始終風平浪靜,天氣晴好,麥哲倫很高興,認為這個大洋很太平,於是就給它取名“太平洋”,“太平洋”這個名字由此產生。
太平洋很太平嗎?
其實,太平洋並不太平,其周邊是地球上發生火山、地震最頻繁的地帶,太平洋東岸的美洲科迪勒拉山係和太平洋西邊的花彩狀群島是世界上火山活動最劇烈的地帶,活火山多達370多座,有“太平洋火圈”之稱,且地震頻繁,可見,名為太平的太平洋並不太平。
太平洋上有多少座島嶼?
太平洋的島嶼眾多,有1萬多個,島嶼總麵積為440多萬平方千米,占世界島嶼總麵積的45%。其中最大的島嶼是新幾內亞島,它僅次於格陵蘭島,是世界第二大島。太平洋西部的島嶼多是大陸島嶼,如日本列島、加裏曼丹島和新幾內亞島等;中南部的島嶼多為火山島、珊瑚島,如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沿海的大堡礁長達2000多千米,寬達200多千米,包括500多個珊瑚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