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灸”即通常所稱的“灸法”,是用艾火在人體穴位上燒灼、熏熨的方法。它主要借灸火的熱力給人以溫熱刺激,通過經絡穴位的作用,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平衡,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溫灸法獨具專長,不能以針代灸。盡管灸法操作形式上與針法有很大不同,但它也是在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的指導下,在體表的特定部位上施術,也屬於“外惹內效”的治病方法。盡管針刺容易取得某種獨特的針感,但灸法卻能彌補許多針刺的不及之處。在臨床上,灸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和針法一起配合使用,故而常有“針”、“灸”並稱的習慣。在實際應用中,針與灸既有各自的特異性,也有共同性,更有互補性。溫灸法在應用上主要有以下特點。
1.範圍廣泛
灸法同針刺、藥物一樣,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神灸經綸》認為艾葉可通十二經,入三陽、理氣血、逐寒濕、治百病、效如反掌。中醫學理論認為,灸法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回陽固脫、調和陰陽的作用,對於虛損性疾病有較好的針對性。現代研究表明,灸法可調整髒腑功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靈樞·官能》篇中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明代李挺在《醫學入門》中更進一步強調,“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
2.安全有效
施用溫灸時給人溫熱、舒適感,患者不像對針刺那樣易產生恐懼,也不會出現滯針、彎針、斷針那樣的異常情況。在現代臨床上,有些很難治療的病症,如反複發作的哮喘,采用灸法施治,往往不藥而愈。再如胎位不正,用施灸的方法予以矯正,更勝過其他任何一種方法。艾灸保健法可以祛病延年,使人“長命百歲”。俗話說“若要安,三裏常不幹”,說明艾灸法是有效而神奇的保健手段。由此可以看出,灸法在治病中所起的作用,確實不容忽視。
3.易學易用
灸法簡單易學,一般人都能掌握,很多患者隻要一經醫生指點,就可以自行灸治,隨意調節施用溫灸的時間和灸量的大小,特別適合患者的自我治療和保健。溫灸安全有效,原料易得,是居家治病防病、保健的好方法。一般情況下,凡能針刺的部位大多也可以用灸,有些不能針刺的部位如臍中,或不適宜針刺的情況如局部瘀脹、腫瘍等,單用灸法最為適宜。
從灸法的實際應用可以看出,灸法雖然古老,但決不落後,對今天的人來說,是一種很合適的防病治病方法。但是,在當今臨床上灸法畢竟不如針刺那樣廣泛,也未能像針法那樣被重視。古代的人每臨大病痼疾,灸至百壯以上,可以霍然起愈。今日許多人卻避而不用,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嫌費事麻煩、煙霧彌漫、灼熱疼痛,而且有燃火危險。有的醫者更是重針輕灸,甚至有針無灸,致使這種優秀的醫術逐漸衰落,使許多人有“但見針刺病,不聞艾絨香”的感慨。這種現象,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加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