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我國有著非常高的發病率,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的糖尿病患者有近5000萬人,而且其發病人群仍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伴隨較高發病率的是:糖尿病的致死率和致殘率也非常高;而糖尿病與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腫瘤等危害極大的疾病同樣有著“不解之緣”。
患上糖尿病後,可以誘發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多種急性並發症;隨著病情的發展,還可以造成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眼肌麻痹、青光眼、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腎病、尿路感染、腎功能不全、周圍神經病變、腦出血、皮膚感染等多種慢性並發症。
以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低血糖症狀來說,如果患者不了解這方麵的防治知識,就有可能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低血糖症狀可以表現為:長時間伴隨的饑餓感、汗出不止、心慌、煩躁、手抖、全身疲乏、四肢無力、麵色蒼白、頭暈、頭疼、視物不清等。如果患者血糖過低,還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思維混亂、語無倫次、呆滯、抑鬱或突然興奮、情緒暴躁等精神症狀表現。低血糖發展至嚴重時,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抽搐、昏迷等危險狀況,甚至危及生命。
同樣,糖尿病也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得上了,如果我們預先知道哪些人是糖尿病的易感人群(也叫高危人群),那麼及早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就有可能避免患上糖尿病。需要說明的是,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固然重要,但關於糖尿病基本知識的普及教育則更為重要,這將直接關係著預防和治療的有效與否。
古代醫家告訴我們: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於未然。我們由此可以體會到,這是一種積極的對待健康、對待疾病的態度!正因為如此,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有這樣幾個方麵一定要做到:一是遵循科學的飲食原則、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二是長期堅持有氧運動;三是保有平和淡定的心理。當然,如果已經患上了糖尿病,及早、合理地應用相關藥物,並配以有效的食療方,如此,我們就可以有效地控製糖尿病的侵害,乃至遠離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