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回家找幸福(10)(3 / 3)

我想隻要全心全意,努力下去,我的這點心思社會是能成全我的。你難道不這麼認為嗎?

名家思語:咳,現在我也變成這小白羊了,雖然係在芳草芊芊的圈子裏,卻望著那邊的崇山峻嶺,幻想那垂枝的青鬆。帶刺的野參華,銀色的瀑泉,晚風染紫了的秋山。鼻子向著遙天,“咪!”發出一聲聲悠長的叫喚。(蘇雪林《綠天》)

反省之一

Thereisonlyonedanger I findim life——youmaytaketooManyprecautions。(ALfredAdler)

我發現生活中隻有一個危險——你可能太小心謹慎!(阿爾佛瑞德?艾德勒)

從小到大,最不喜歡聽到的一個詞,就是“反省”。犯了錯,爸爸說,反省反省自己。考試出差錯了,老師說,好好反省反省吧。

雖說這樣,但在生活中,總會有值得自己反省的事情。反省反省,能給自己增長經驗與見識。

包括所有見證人連麵也沒見過,她改的東西在書上也見不到多少影子。何況做出版的誰都知道,出版過程中審稿改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她請人修改稿子與我這個作者有什麼關係呢,更何況她請人修改未征得作者的同意本身就是一種侵權。

在編輯強硬地告訴我這個消息,並說了一通不是道理的話後一周裏。因為我正好要考試,我又是百分之百占理也就沒把這事放心上。跟她說了我堅持按合同辦,否則找地方論理去的意願後,就隨她們如何處理了。

不想,過了一周,編輯一改強硬態度,說了一通自己沒與社裏處理好關係。當時忘記了這筆費用,讓我能原諒她理解她的話。想想大家湊到一起做成一件事不容易,也是難得的緣分。在她說得可憐兮兮的溫情攻勢下,忍讓與同情心又占到了上風,我最終妥協了。

事情就是在自己吃了虧的結局中過去了。

可是想想編輯第一次與我說話的態度,想想她在自己獲得優勢後有可能的洋洋得意,我還是免不了小女人了,再來反省自己,覺得自己真是沒必要這麼便宜了她,為什麼不堅持合同呢,軟弱、同情、忍讓好像真不是現在社會辦事的風格,講誠實講信用按法律辦事,應該是最值得提倡的,尤其是做出版這一行,在處理與作者、與合作方的關係上更需要這樣。也不知道她會不會反省自己在整個出版這本書當中所做的有違職業道德或法律或不盡人情之處。

如果真能用我的吃虧買點她的反省,以後為人處事能少點不在理的潑辣。按正規程序誠信處事,我想我也沒白冤枉了我的辛勤勞動報酬呀。她們會反省嗎?我隻能但願她會了!

名家思語:我們培養精神,加強與一切生命的聯係並保護這種聯係。我們明白大家是一體的,對另一個生命的傷害就是傷害我們自己。(黛爾·海頓《活得大氣活得真實》)

反省之二

Money is not everything。There’s Mastercard&Visa。鈔票不是萬能的,有時還需要信用卡。

我想,人往往對自己的錯誤或不利的條件十分在意,因此。極大限度地避免了在劣勢上出錯的可能。相反。人在對自己優勢洋洋得意的同時,就忽視了自己可能會出現的錯誤。

人也常常敗在自己的優勢上。一位希臘的哲人說,一個人引為自豪的部分往往是他最脆弱的部分。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因為缺陷常常給我們以提單位名義,單位針對個人,在運籌帷幄上她是占優勢的。然而,我想最終她也還是敗在了她的優勢上,她因為缺乏誠信,失去了與人合作的機會,她還得著了埋怨。比起她來,我的“敗”也可能是一種“勝”,因為有可能她的合作方會成了我的合作方。小處失利能得到大處的回報,也應該算是沒有失利的吧。我這樣阿Q式的安慰自己。但我還是堅信,我是善良的與誠信的,而且我不是視錢勝過誠信的,這比起臉麵上潑辣與能幹來,這種品質應該更能贏得合作方。

記得看過一則三個旅行者的故事:

三個旅行者早上出門時。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另一個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個旅行者什麼也沒有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