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同樣想知道這種神秘生物究竟長啥樣。
特別是按照牟瑞的習慣,隻對美食感興趣,那麼河豚鯨肯定非常美味。
牟瑞見大家都好奇,也就幹脆直說了:“這是一種極其好吃的魚,一般住在深海,每十年才會上淺灘產卵,且時間隻有一個月。之後又會回到深海生活。據說以前它體長超過六米,由於沒有攻擊和防禦手段,數量減少得很快,為了生存開始轉移到更深的地方,並逐漸縮小成現在的樣子。”
“但在這個壓縮過程中,其味道並未減弱,也就是說原版的大魚風味被完好無缺地濃縮在這條不足五十厘米的魚體內,可以想象這有多美味。”
聽著他的描述,熱芭他們嘴裏已經開始流口水了。
“太神奇了吧!”
“竟然能在變小的過程中保留原有口味,比如一頭牛的味道濃縮到一隻雞那麼大,多棒呀!”
“簡直不可思議!”
“這是自然界的奧秘啊,在這裏貝類都能生長出紅燒肉,毒蛇能變得幾百米長,這樣的生物也沒什麼好驚訝的。”
“聽起來真的很誘人,雖然可能一輩子都吃不上,但能見到一次也是不錯的體驗。”
“我想抓住它很難吧?因為每十年才有一次產卵機會。或許剛才那隻真的是最後一條。”
直播間裏聽得很認真,生怕錯過任何信息。
接著牟瑞繼續補充說:
“但在壓縮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產生。”
“它們體內原來的有毒廢料也經過了高度濃縮形成了一個小毒囊,毒性極強。處理時需要非常小心,稍有不慎就會導致肉質被汙染,從而致人喪命,無藥可救。”
“而且這種生物膽小如鼠,隻要感到危險便會自行解體,這也是其名字中‘河豚’二字的來源。”
“請大家千萬不要為了嚐鮮而冒這種生命危險,即使再好也不值得以命相搏。”
觀眾們紛紛表示認同:
“哈哈,我們普通人根本吃不起啦!”
“我能吃到蝴蝶薯片已經很滿足了,這種東西簡直是幻想。”
最終,大家都認為河豚鯨對一般人來說還是太過遙遠。
說不定再過十年,這裏就會擠滿各種美食獵人,都想到這個沙灘上來捕河豚鯨了。
“牟瑞,按照你的話說,要是這河豚鯨的毒素囊沒處理幹淨或破了,那它的肉就不能吃了。”
“而且,一旦有危險,它馬上會散發毒氣,那豈不是連捉都很難捉到?”
“哪怕我們能捉到,這毒素囊處理起來又特別難,就算逮到了又有什麼用?還不是吃不了?”
尼德買提想了想,認真地問。
“嗯,我覺得,就算真的抓到了,在這兒咱們也吃不上。”
牟瑞沒有藏著掖著,直接回答。
書裏提到的幾百億人才能找到十個人能夠成功取出河豚鯨的毒素囊。
他們這邊廚藝最厲害的就是二級廚師黎喜龍了,如果他也能取出來,那就太不尊重原著了。
本來牟瑞就沒打算在這兒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