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弄得卡羅一頭霧水,不由得問道:“你說什麼?鋼琴不是已經調好音了嗎?難道還有問題?”
調音師清了清喉嚨說道:“我是調好音了,可是那隻是暫時的,如果琴弦要能保持在正確的音符上,就必須繼續‘調正’,所以我得再來個幾次,直到這些琴弦能始終維持在適當的繃緊程度。”
聽完他的話,卡羅不禁心裏歎道:“原來還有這麼大的學問!”
點滴悟語:
在人生中,如果我們希望目標能維持長久直至實現,那就得像鋼琴的調音工作一樣,不斷調整、校準自己的努力方向。
6.時間在於日積月累
一所大教堂的牧師許多年前問一位美國學者:“你知不知道任何有關南非樹蛙的事?”
“不知道。”學者有點兒不解地回答他。
他說:“你可能不想知道南非樹蛙的事,但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鍾閱讀相關資料。5年內你就會成為最懂南非樹蛙的人。有人會邀請你到他們總公司,還付你一大筆錢就為聽聽你對南非樹蛙的意見。當然,這是很專業的一門學問,可能不會有太多的聽眾,但想想看,隻要持續5年內,每天花5分鍾閱讀相關資料,你就能夠成為南非樹蛙這領域中最具權威的人。”
這位學者常常想到牧師說的話。
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每天投資5分鍾的時間(與5個鍾頭的時間相比實在是少之又少)努力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
伍迪?艾倫說過,生活中90%的時間隻是在混日子。大多數人的生活層次隻停留在:為吃飯而吃、為搭公車而搭、為工作而工作、為了回家而回家。他們從一個地方逛到另一個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卻很少有時間從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標。就這樣,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臨到退休時,才發現自己虛度了大半生,剩餘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點一點的流逝。
成功與失敗之間的距離,並不如大多數人想像的是一道巨大的鴻溝。成功與不成功隻差別在一些小小的動作:每天花5分鍾閱讀、多打一個電話、多努力一點、在適當時機的一個表示、表演上多費一點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實驗室中多試驗一次。
偉大的哲學家馮?哈耶克說:“如果我們多設定一些有限定的目標,多一分耐心,多一點謙恭,那麼,我們事實上便能夠進步得更快且事半功倍;如果我們‘自以為是地堅信我們這一代人具有超越一切的智慧及洞察力並以此為傲’,那麼我們就會反其道而行之,事倍功半”。
隻要再多一點能力。
隻要再多一點敏捷。
隻要再多一點準備。
隻要再多一點注意。
隻要再多培養一點精力。
隻要再多一點創造力。
點滴悟語:
在實踐理想時,你必須與自己做比較,看看明天有沒有比今天更進步——即使隻有一點點。
7.為了達到頂峰,寧願爬樓梯
電影明星史泰龍,在未成名之前十分落魄,身上隻有100塊美金,甚至連房子都租不起,每天睡在車裏。當時,他立誌要當演員,自信十足地跑到紐約的電影公司應征,都因為外貌不出眾以及說話咬字不清而遭拒。在被拒絕了1500次以後,他寫了《洛基》劇本,並且拿著劇本四處推薦,又被拒絕了1800次,但是,他不灰心,終於遇到一名接納他的老板,堅持到底的史泰龍如願以償,最後成為名聞國際影壇的超級巨星。
恒心是走向成功的基礎。當你在向目標挺進的時候,千萬別被別人嘲弄的聲音、諷刺的話語、卑鄙的評論所嚇倒,隻有蒙起你的耳朵,別去理睬他們,繼續前進。
假使你在途中遇上了麻煩或阻礙,你就去麵對它、解決它,然後再繼續前進,這樣問題才不會愈積愈多。同時當你解決了一個問題,一個個問題有時也自動消失了。時間能消除許多問題,你隻有堅持到底,一個一個來,不要操之過急,也不要全部放棄。
很快地,你就會發現自己有了很大的轉變,幹勁增強了,自信心也提高了,你會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快活。你的工作也比過去做得更多更好,你的人際關係也朝著好的方向轉變。
你在前進的時候,一步步向上爬時,千萬別對自己說“不”,因為“不”也許導致你決心的動搖,放棄你的目標,從而返下樓梯,前功盡棄。
如果通往成功的電梯出了故障,請你走樓梯,一步一步來。隻要還有樓梯,或是任何梯子,通往你想去的地方,電梯有沒有故障都是無關緊要的事了,重要的是你不斷地一步一步往上爬。
點滴悟語:
人的成功如登梯,爬得越高越累,但是隻要你不放棄就能到達頂層。
8.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世界第一名女性打擊樂獨奏家伊芙琳?格蘭妮說:“從一開始我就決定:一定不要讓其他人的觀點阻擋我成為一名音樂家的熱情。”
她成長在蘇格蘭東北部的一個農場,從8歲時她就開始學習鋼琴。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對音樂的熱情與日俱增。但不幸的是,她的聽力卻在漸漸地下降,醫生們斷定是由於難以康複的神經損傷造成的,而且斷定到12歲,她將徹底耳聾。可是,她對音樂的熱愛卻從未停止過。
她的目標是成為打擊樂獨奏家,雖然當時並沒有這麼一類音樂家。為了演奏,她學會了用不同的方法“聆聽”其他人演奏的音樂。她隻穿著長襪演奏,這樣她就能通過她的身體和想象感覺到每個音符的震動,她幾乎用她所有的感官來感受著她的整個聲音世界。
她決心成為一名音樂家,而不是一名聾的音樂家,於是她向倫敦著名的皇家音樂學院提出了申請。
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一個聾學生提出過申請,所以一些老師不同意接收她入學。但是她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老師,她順利地人了學,並在畢業時榮獲了學院的最高榮譽獎。
從那以後,她的目標就致力於成為第一位專職的打擊樂獨奏家,並且為打擊樂獨奏譜寫和改編了很多樂章,因為那時幾乎沒有專為打擊樂而譜寫的樂譜。
到現在,她作為獨奏家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因為她很早就下了決心,不會僅僅由於醫生診斷她完全變聾而放棄追求,因為醫生的診斷並不意味著她的熱情和信心不會有結果。
羅斯福總統的夫人曾向她的姨媽請教對待別人不公正的批評有什麼秘訣。她姨媽說:“不要管別人怎麼說,隻要你自己心裏知道你是對的就行了。”避免所有批評的惟一方法就是隻管做你心裏認為對的事——因為你反正是會受到批評的。
點滴悟語: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追隨你的熱情,追隨你的心靈,它們將帶你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9.盡力而為,別怕別人嘲笑
許多人喜歡看NBA的夏洛特黃蜂隊打球,特別喜歡看1號博格士上場打球。
博格士身高隻有1.6米,在東方人裏也算矮子,更不用說在即使身高兩米都嫌矮的NB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