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名人管窺1(1 / 3)

封麵語:

古往今來,無數成就大事業者,無不注重每一件小事,細心味品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從小事發現大道理,從小事中找出成功的秘訣。

封底語:

要記住:曆史上所有偉大的成就,都是由於著手去做了看似很不起眼的事而取得的。

——孟德斯鳩

最有希望成功者,並不是才幹出眾的人,而是那些善利用每一個時機去發掘開拓的人。

——蘇格拉底

一天至少要用自己的力量做一件事情,否則,上至帝王卿相,下至販夫走卒,都不會有希望成就大事的。

——哈佛

前言

“不積小流難以成江海,不積跬步難以至千裏。”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可能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誠然這個夢想在起初,就好比熒熒這光一樣在風雨中搖曳。如果你能在這種微弱之光的牽引下,有力前行想就會尋找到了丈光芒。然而從一開始你就想讓這個夢想得到量光普照,除非你獲得了上帝對你的恩賜。古往今來,每一個帝王將相,政界要員;富賈豪紳,商業巨頭;文人騷客,盛名學者。他之所以功成名就,就在於他們注重每一件小事,細心品味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從小事中發現大道理,從小事中找出成功的秘訣。從小事中體味到在他們身上所具有的無賦外,還有什麼呢?答案就是,他們重視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重視每一件小事。天資聰明固然重要。但也要腳踏實地,從一點一滴做起,方能得樓閣廣廈千萬間。如果自視自己聰明無比才華過人,而小事不願做,大事做不來的人,終究會一事無成。而那些在平凡的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勞作的人,盡管資質平平地會做出超業的業績。

本書所例舉的例子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社會上俯拾皆是的現實事件,一般人並未注意這些例子包含的深層哲理,而本書從不同角度挖掘它的內在意義,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啟發性。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從中受益,並在實踐中起到積極作用。

這是一本發人深省,說服力強和啟發性高的書。本書最大的目的,在於告誡人們,小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這些由小事取得成功的生動的故事中,感悟人生的深刻哲一時。然後,把感悟的收益,付諸於實踐,那麼,相信你一定能夠創造出輝煌的明天。

《小事決定成功》或許能給你許多有益的啟迪,本書分為“名人管窺”、“曲徑通幽”、“百姓故事”、“生命回響”、“滴水穿石”、“細節決定成功”六章。從不同角度,結合具有現實意義和哲理性的事例揭示了小事在人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我想,每一位品讀此書的讀者讀後,都會有一種豁然開朗,茅舍顧開的暢然與恬靜。

1.堅持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次對他的學生們說:“今天咱們隻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兒。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做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200下。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手2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隻剩下8成了。

一年過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裏,隻有一個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從甩手這件小事,可以充分地看出柏拉圖對任何事情都能非常認真地去做,並堅持到最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他能夠細心地去做每一件小事,從每一件小事中就能體現他對生活的態度,所以柏拉圖他成功的成為古希臘繼蘇格拉底後的另一位著名的哲學家。

點滴悟語:

堅持是一種必要的品格;隻有不懈的堅持,才能達到預期的彼岸,才能摘取成功的花朵。

2.“撞出來”的總統

富蘭克林,美國著名總統之一。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那時他年輕氣盛,挺胸抬頭邁著大步,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門框上,疼得他一邊不住地用手揉搓,一邊看著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門。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笑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訪問我的最大收獲。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時就低頭。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導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獲,並把它列為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一。富蘭克林從這一準則中受益終生,後來,他功勳卓越,成為一代偉人,他在他的一次談話中說:“這一啟發幫了我的大忙。”

點滴悟語:

在人生的道路上,會遇到很多事,我們力所能及的事要做得妥當,而不能及的事則要俯首稱臣,讓賢人去做,這也是一種契意。

3.肯德基的誕生

肯德基創始人哈倫德在他成功之前也是經過艱難困苦。在他5歲時父親去世,14歲輟學,開始流浪生涯。

16歲時他謊報年齡參了軍——而軍旅生活也不順心。

一年的服役期滿後,他去了阿拉巴馬州。開了個鐵匠鋪,不久就倒閉了。

隨後他在南方鐵路公司當上了機車司爐工。他很喜歡這份工作,以為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18歲時娶了媳婦,沒想到僅過了幾個月時間,在得知太太懷孕的同一天又被解雇了。

接著有一天,當他在外麵忙著找工作時,太太賣了他們所有的財產逃回了娘家。

隨後大蕭條開始了。哈倫德不會因為老是失敗而放棄。別人也是這麼說的。他確實努力過了。

有一次還是在鐵路上工作的時候,他曾通過函授學習法律,但後來放棄了。

他賣過保險,也賣過輪胎。

他經營過一條渡船,還開過一家加油站。都失敗了。認命吧,哈倫德永遠也成功不了。

後來,他成了考賓一家餐館的主廚和洗瓶師。要不是那條新的公路剛好穿過那家餐館,他會幹得很好。

接著到了退休的年齡。

時光飛逝。眼看一輩子都過去了,而他卻一無所有。要不是有一天郵遞員給他送來了他的第一份社會保險支票,他還不會意識到自己老了。

那天,哈倫德身上的什麼東西憤怒了,覺醒了,爆發了。

政府很同情他。政府說,輪到你擊球時你都沒打中,不用再打了,該是放棄、退休的時候了。

他們寄給他一張退休金支票,說他“老”了。

他說:“呸。”

他氣壞了。他收下了那105美元的支票,並用它開創了新的事業。

哈倫德就是用這微不足道退休金,開創了他自己的事業,最後他成功了。並使肯德基聞名世界。

點滴悟語:

跋涉在沙漠中,我們應該相信綠洲,顛巔在浪濤之上,我們應該相信彼岸。別人可以不相信我們,我們不能不相信自己。

4.寒門出俊傑

做為一個鞋匠的兒子,想成為美國總統,在當時非常著重門第的美國是何等的不易,而林肯卻創造了奇跡。林肯競選總統前夕,在參議院演說時,遭到了一個參議員的羞辱。那位參議員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總統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做得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