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偷錢》的靈感來自於電影《越光寶盒》和《大笑江湖》,這兩部電影都是無厘頭地把各種毫不想幹的故事、情節穿插在一起完成的作品,可謂是搞笑之至。我的《偷錢》也是如此,坦白說,裏麵除了創意,自己的東西並不是很多。
這部小說完成於二零一一年初,正值我人生中最為緊張的的高三時代,可能是當時繁重的學業和較大的壓力,迫使我尋求另外一種方式來放鬆自己,於是我選擇了“寫”。我還依稀記得,這部小說首“刊”於“《男聯盟月刊》”之上。當時由我牽頭成立的“男生聯盟”(簡稱“男聯盟”),在班級頗具聲勢,為了解壓,我閑時還自創了“《男聯盟月刊》”,在“刊”中寫一些習題和答案,以示不忘學習之本,又把《偷錢》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別“刊登”在不同期別之上。因為小說中的人物大都是以班級同學為原型,又以班級同學的外號或是小名作為名字,一時之間,班級上下爭相搶閱,《偷錢》也成了大家閑聊時的話題。
其實,當時我在詩詞創作和散文隨筆上已是頗有收獲,選擇寫小說,雖是我一直以來的夙願,卻從未敢嚐試。這是我第一次寫小說,而且先前我也從未讀過任何一部小說,即便是寫,也當真是“瞎子摸象”。因此就其整體而言,“小說”一詞似乎也有所牽強。
但是我卻把它歸結為小說的行列,一來它的內容確實是虛構的,也刻畫了一個個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情節、有故事,反映了一定的現實;二來於我而言,初涉小說頗為不易,有此成果已很滿足。
考入大學後,就在二零一一年的這年年底,我開始對《偷錢》進行修改,試圖融入一些新的元素,脫離高中時的局限,可惜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在篇幅上,原本的小說隻有《偷錢那點事兒》、《偷錢後傳》、《偷錢外傳》和《偷錢全傳》四部,我又新增了《偷錢續傳》一部,置於《偷錢外傳》之後、《偷錢全傳》之前。除了這些修改,我還把自創的詩詞也放在了這部小說之中。
這部小說文字簡短,各自成章,幾乎每一節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亦或可說每一節都是一個笑話。有人或許會疑問,這部小說前前後後數十人,幾乎沒有人是從頭到尾都出現的,那麼到底誰才是整部小說的主角呢?其實,我在初寫這部小說的時候,隻是想把第一部寫好,根本就沒有想要寫第二部、第三部……甚至是第五部,因此於此而言,整部小說的主角應該是沒有的,但是每一部都有一個自己的主角。如果非要確定一個全部小說的主角的話,我想還是叢家的人吧,因為整部小說基本上是在講“叢氏王朝”的興起、動亂和穩固的。
劉洋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九日於遼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