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偷錢那點事兒(1 / 3)

(一)

【阿白埋子,孝感動天】

話說晉地有一府,名曰北水府;府下有一州,名曰九平州;州下轄一縣,名喚龍成縣;縣中有一村,人稱南山村。

這南山村中有一戶,主人名喚阿白。當時乃是丁氏王朝第七代皇帝丁七世在位之時,那一年是天災不斷,先是飛蝗入境,後又逢遇旱災,這南山村連糧食都沒有了。可以說是家家吃不飽,困難至極。

這位阿白已有妻兒,上又有年邁的老母。阿白是位大孝子,縱是生活艱難,也不會忘記讓老母先吃飽。可是,他的母親怕餓了孫兒阿黑,便將自己的飯留給那才一歲出頭的孫兒吃。

阿白素有孝心,恐餓壞老母,遂與妻子商議埋了兒子阿黑,待日後情況好些再說。於是與妻子偷偷抱兒子到了後山。

他挖了一個坑,發現了一個罐子,上有紙條兒,寫道:“天賜阿白,民不得取,官不得奪。”阿白一看,全是金子。阿黑遂留得性命。

(二)

【誤走妖魔,阿黑斷命】

阿白的孝心感動了天地,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朝野亦為之震動。皇帝丁七世任命阿白為朝廷正一品大員,負責皇族事務。阿白全家遂遷往京師,北水府九平州龍成縣南山村的老家也無人敢動。

阿白死後,其子阿黑繼承父業,仍處理皇族事務。阿黑的兒子黑子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裏。

話說某一日,皇帝丁八世命阿黑巡查某一從屬於皇家的道觀。阿黑到了那裏,是細細查看。忽見一黃符封門的屋子,便不顧道人阻攔,強行進入。

進入屋內,有一石像,石像後麵寫著“遇黑而開”四字。阿黑以為自己名字有“黑”字,便是遇他而開,乃命人移開石像、掘地三尺,可什麼也未發現。

阿黑便自己挖掘,才一下,便見一石板。石板一開,但見無數道金光衝天而上,瞬間又消失無蹤。阿黑受驚嚇過度,一命嗚呼。

(三)

【黑子回鄉】

皇帝丁八世認為阿黑私闖了皇家禁地,乃下旨抄了阿黑的家。可憐的黑子,隻偷偷帶了他爺爺阿白當初挖到的那些金子回到了南山村去。

可是,南山村的人見黑子一家大勢已去,很多人不同意他回去。唯一同意他回去的,就是那個叫猴的人。說白了,猴不是想讓他人回去,而是想讓他的金子回去。於是,猴倡議舉行一場跑步比賽,如果黑子贏了,就可以回村。

比賽那天,是村裏的小飛人和黑子比。可憐的黑子,本來跑的就慢,再加上壓力大,被遠遠落在後麵。但是,為了回家,他堅持一步一步跑下去。

跑了許久許久,他發現小飛人在賽道邊上睡著了。原來,小飛人以為黑子跑得慢,追不上他,就先睡上一覺,等醒後再跑。哪知,那黑子一直堅持跑到了終點。黑子贏了,又回到了那個他爺爺曾經住過的老破屋。

(四)

【此地無金三百兩】

黑子知道,這南山村的人暗中惦念著他的金子好久了,但他又無計可施,一直愁苦著。他無時無刻不在考慮著自己金子的安全問題。

終於有一天,他想到辦法了。

於是,黑子扛著鐵鍬,背個很大很大的袋子,鬼鬼祟祟的往村頭的空地那邊走去。這一切正被猴看在眼裏。

黑子一到地方,便挖了坑,把大袋子埋了進去,又掩了些土,準備離開。但又覺得不妥,乃寫下“此地無金三百兩”,便去了。

猴見黑子走了,就出來挖了袋子,想要逃跑,但又怕被黑子知道了,遂寫下“鄰居小猴不曾偷”,興奮而逃。

(五)

【猴子一中黑子計】

那小猴盜了袋子,瘋狂跑進一個山洞,便迫不及待地打開了袋子,想看看裏麵裝了多少金子。

他打開了袋子,發現裏麵還是一個袋子,比外麵的袋子小了些,但正好放在裏麵。他又打開了第二個袋子,可裏麵有事第三個袋子,大小剛剛放在第二個袋子裏麵,並且袋子上寫著“內無貴物”四字。

猴一看,心想:“這裏麵肯定有金子!傻子都不會寫‘內有貴物’的。”於是,他又打開了第三個袋子、第四個袋子、第五……終於,他體力不支,昏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