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梁家紅玉(1 / 2)

第十七章 梁家紅玉

梁紅玉生於公元1102年,比嶽飛年長一歲,淮安北辰坊人,因家境貧寒,戰亂之時顛沛流離,淪落到京口為營妓,後輾轉來到揚州,被“火鳳凰”晏紫冰所救,將她收入“佳媛樓”中,教她彈詞唱曲,出賣音藝。

關於梁紅玉,沈俊天的印象定格在“抗金女英雄”之上,她和丈夫韓世忠抗擊金兵的事跡,讓人熱血沸騰,流傳千古。今日穿越至宋朝,能有機會結識這位巾幗女傑,不失為樂事一件!隻是不知道嶽飛竟也被梁紅玉迷得神魂顛倒,想來梁紅玉的容貌琴藝相當不錯了!

此刻站在沈俊天麵前的梁紅玉,是一個十七八歲的青春女子,容顏清秀,神色之中顯露出與年齡極不相符的成熟和睿智,她的眼神決絕,折射出對生活的不屈不饒,縱是打扮如戲子,依然難掩她的英氣,在沈俊天的眼中,梁紅玉英姿颯爽,風采照人。

由於沈俊天出手闊綽,而且指名要點梁紅玉,故而“火鳳凰”晏紫冰親自陪同梁紅玉前來,習慣性地客套道:“官人相中小玉,果真是眼光過人!在佳媛樓中,我最推崇的就是小玉!不知道官人想聽小玉唱什麼曲子?”

對於宋朝的曲子,沈俊天哪裏知道,好整以暇道:“紅玉就唱你最拿手的好曲吧!”

梁紅玉欠欠身,道了個萬福!她在行禮之時,表情僵硬,一副敷衍了事的神態,頗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勾欄之地,並未磨去梁紅玉骨子裏的剛烈和堅忍,沈俊天暗暗欣慰。梁紅玉施了禮,正待要坐下彈琴,沈俊天連忙道:“我有個要求,不知道紅玉肯否答應?”

梁紅玉心道這個客官還挺麻煩,規矩真多,道:“隻要不是過分的要求,紅玉可以答應!”

沈俊天說道:“完全不過分,我隻是想請紅玉姑娘移駕到西窗,在靠近河畔的窗旁彈奏!”

梁紅玉奇道:“為何要到西窗河畔前?”

沈俊天笑道:“因為我有個朋友,仰慕紅玉姑娘許久,苦於無緣相見,所以想請姑娘移駕,他在河畔之上,隔水而望,聊遂心願!”

梁紅玉臉色輕變,問道:“你那朋友是誰?”

沈俊天並不隱瞞,道:“他叫嶽飛!姑娘應該補認識他的!”

梁紅玉身子一顫,粉臉莫名地一紅,眼眸中流露出若有若無的一絲喜悅,不由得低下頭去。

晏紫冰察覺她神色有異,低問道:“小玉,你不想去麼?”

梁紅玉豁然抬起頭,道:“不!我去!冰姐,我沒事!官人,請吧!”

說罷徑自走向西窗,腳步輕快,顯出她內心的愉悅和開心,沈俊天和馮達跟了過去,分主仆坐下,梁紅玉已布好琴弦,端坐柔席之上,倚在西窗之旁,秀目自覺不自覺地朝著樓下河畔匆匆一瞥,芳心輕顫,忙收攝心神,嘹亮而歌!

她的歌聲哀婉而淒涼,憂傷而愁苦,流露出對苦難生活的痛述,折射出對天下混亂的不滿,更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經過流離失所的境遇之後,梁紅玉的心境和尋常花季女子截然不同,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勇敢,這些都在歌聲之中體現出來了!

按照常理,男人無論去青樓還是勾欄,都隻是為了圖個痛快,放鬆心情!梁紅玉不唱些歡天喜地的快樂歌曲,反倒唱些悲傷失落的淒慘歌曲,若是換了別人,肯定不爽!但沈俊天身為穿越之人,對於梁紅玉早已生出敬佩之心,知她是個女中豪傑,不愛紅裝愛軍裝,故而聽得梁紅玉唱出如此沉鬱雄渾之歌,不但不覺心煩,反而精神大振,那種對戰火的厭惡,是隻有經曆過戰爭之人,才能深刻體會的。

沈俊天和馮達聽得如癡如醉,回首往事,不能自己!梁紅玉觸景生情,過分投入,唱完之時,眼角已噙著點滴淚水,她不願表現脆弱,輕輕拂拭眼淚,低頭望向河畔。

“好歌!真是好歌!”沈俊天鼓掌讚道。

馮達亦是感觸良深,歎道:“聽完此曲,回想起過往的戎馬生涯,當真令人唏噓!”

梁紅玉謙虛道:“兩位官人謬讚了!小玉隻是信口胡唱,難入名家法耳!”

晏紫冰適時地打圓場道:“難得兩位官人對小玉滿意,我也算是放下心來了!官人聽過曲子,一定累了吧,不如去喝杯小酒,潤潤脾肺,舒爽精神,正好讓小玉也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