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鬆花粉的醫療保健作用(一)(2 / 3)

同濟大學應用研究中心王開發等利用油菜、向日葵、沙梨、玉米、茶花、黑鬆6種花粉對免疫功能效果的試驗,觀察小鼠大鼠喂用花粉前後及花粉對人為促進免疫功能下降治療效果,測試體重、胸腺重、脾重、淋巴細胞轉化、巨噬細胞功能、天然殺傷(NK)細胞活性、脾髒空斑溶血、免疫球蛋白、外周血補體活性以及腹腔巨噬細胞內酸性磷酸酶、精氨酸酶。研究結果表明,花粉對正常人為促進免疫功能下降的各項指標,如體重體重、胸腺重、脾重、淋巴細胞轉化、巨噬細胞功能、天然殺傷(NK)細胞活性、脾髒空斑溶血、免疫球蛋白、外周血補體活性以及腹腔巨噬細胞內酸性磷酸酶、精氨酸酶等大量數據均具有很好的調節效果,對免疫抑製有最好的抵抗作用。這顯示花粉能很好的促進免疫器官發育,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4.其它提高免疫功力的措施

(1)保證良好的睡眠:睡眠與人體免疫力密切相關,良好的睡眠有助於提高免疫力。美國免疫學家通過“自我睡眠”試驗發現,良好的睡眠可使體內的兩種淋巴細胞數量明顯上升。而醫學專家的研究表明,人體在熟睡時會產生一種稱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可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細胞活躍、肝髒解毒功能增強,從而將侵入的細菌和病毒消滅,增強免疫力。

(2)保持樂觀情緒,提高免疫力:樂觀的態度可以維持人體在一個最佳的狀態,尤其是在現今社會,人們麵臨的壓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壓力會導致人體荷爾蒙增多,而荷爾蒙對人體免疫係統有抑製作用,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襲,導致免疫力下降。

(3)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經過專家進行的三項研究指出,每天運動30到45分鍾,每周5天,持續12周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所以堅持運動也是提高免疫力的好方法。

二、抗腫瘤

人類發現腫瘤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不僅人類患腫瘤,動、植物也有腫瘤。直到19世紀應用顯微鏡後,才建立了目前腫瘤學的框架。腫瘤又分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常表現為局部腫塊。腫瘤細胞具有異常的形態和代謝功能,它生長旺盛,常呈持續性生長。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化可以滿足人體的需要,當細胞繼續進行分裂所形成的不能為人體所利用的部分稱為腫瘤。

(一)良性腫瘤

機體內某些組織的細胞發生異常增殖,呈膨脹性生長,似吹氣球樣逐漸膨大,生長比較緩慢。由於瘤體不斷增大,可擠壓周圍組織,但並不侵入鄰近的正常組織,瘤體多呈球形、結塊狀,周圍常形成包膜,因此與正常組織分界明顯,用手觸摸、推之可移動,手術時容易切除幹淨,摘除後不轉移,很少複發。這種腫瘤對局部的器官、組織隻有擠壓和阻塞作用,一般不破壞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也很少發生壞死或出血。手術切除後,經過病理學檢查,可發現其組織分化程度,腫瘤細胞與正常組織細胞相似,無核分裂或核分裂稀少,無病理核分裂現象。

(二)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又稱癌,它生長快、易壞死潰爛、無包膜可侵入人體正常的組織中,破壞組織功能,而且通過淋巴和血液轉移。我們通常所說的惡性腫瘤就是癌症。癌症是一百多種相關疾病的統稱,其特征為異常細胞失控生長,並由原發部位向其它部位擴散,這種擴散如果無法控製,將侵犯要害器官、引起衰竭,最後導致死亡。

醫學上把來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稱為癌。如發生於鱗狀上皮細胞的叫鱗狀上皮細胞癌,簡稱鱗癌,常發生在身體原有鱗狀上皮覆蓋的部位,如皮膚、口腔、唇、子宮頸、陰道、食管、喉、陰莖等處;發生於腺上皮細胞的叫腺癌,多見於胃、腸、乳腺、肝、甲狀腺、唾液腺、支氣管及子宮體等處。人體的這些器官如有惡性腫瘤生長,則分別稱為皮膚癌、胃癌、食管癌、腸癌等。癌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從轉移途徑看,癌多經淋巴道轉移。經科學調查我國目前在基礎理論研究與新技術的應用中,對腫瘤學研究有了長期的發展和進步。盡管惡性腫瘤已占人類死因的第一位或第二位,但腫瘤學的進展已使1/3的腫瘤患者有望根治。

長期以來,由於自然科學和當前醫學界對癌症的起因並不完全了解,經過研究分析我們已知道的致癌因素有以下幾方麵:

1.吸煙經調查每四位吸煙者中就有一位死於癌症,我國目前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是肺癌,其主要誘因就是吸煙,吸煙者的癌症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7-11倍。據統計,約有80%的肺癌是由於長期吸煙引起的,每日吸煙量越多、開始吸煙的年齡越小、吸煙時間越長、煙草焦油含量越高,則誘發肺癌的危險性也就越大,每日吸煙25支以上的吸煙者約有12%會發生肺癌,吸煙主要會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變,在許多部位使發生腫瘤的危險性增高。

2.飲食習慣高脂肪的飲食使得前列腺癌、胰腺癌、子宮癌、乳腺癌、結腸癌的發病率增高。長期食用油炸食品、燒烤也容易引發癌症。

3.某些化學製劑及化學藥品一些香料中的芳香胺類、染料中的添加劑、塗料中的苯醛類等都可以引發癌症。

4.紫外線、放射線太陽光所含的紫外線能夠損害皮膚,而正午的太陽所含的紫外線最強,經常接受紫外線的照射容易引起皮膚癌。放射線具有極強的穿透力,過量的照射容易引起白血病。

5.人體部分功能的紊亂女性雌激素分泌過多所造成的內分泌功能紊亂,容易導致乳腺癌。過度緊張所引起的神經係統功能紊亂及免疫力低下,都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

6.遺傳基因某些癌症傾向於在同一家族中發病,基於遺傳基因DNA的排列組序容易遺傳給下一代。

腫瘤是人體中正在發育的或成熟的正常細胞,在某些不良因素的長期作用下,某部的細胞群,出現過度增生或異常分化而生成的新生物,在局部形成腫塊。但它與正常的組織和細胞不同,不按正常細胞的新陳代謝規律生長,而變得不受約束和控製,導致了細胞呈現異常的形態、功能和代謝,以致可以破壞正常的組織器官並影響其功能。惡性腫瘤細胞還能向周圍蔓延,甚至擴散轉移到其他器官的組織,繼續成倍增生,對人體或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人體在生長的過程中雖常有腫塊形成,但腫塊不一定都是腫瘤。因此,必須鑒別腫塊的性質,才能做到正確診斷、正確治療。

據腫瘤的病因學統計,隨著年齡的增長,腫瘤發病率隨之增加。常見腫瘤發病在20~60歲之間,每間隔10年提高2~7倍。免疫學家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器官逐漸衰退,人體自身的免疫係統是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它們對細菌、病毒及腫瘤細胞等具有殺傷作用。它們從骨髓中產生、分化而來,如果體內骨髓造血功能發生障礙或胸腺功能缺乏,會使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缺少,從而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分析其主要因素有:生存環境汙染、飲食結構(不良生活習慣)失衡、長期疲勞及精神狀態欠缺等都使免疫功能減退,造成不良影響。據研究,多數腫瘤的發生都有一個潛伏期,有人估計為10~30年。因此,科學家認為,如此漫長的潛伏期,為人們留下了充裕的調節免疫功能的時間,從而減少了腫瘤的發生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