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南斯拉夫解放軍發動大反攻。從3月20日到4月16日,解放軍先後收複了利卡和克羅地亞沿海地區,並推進到卡林西亞和策洛維奇地區。5月1日,解放軍收複了的裏雅斯特。5月7日,解放軍強渡德拉瓦河,又越過波得拉維納,到達薩格勒布以北,包圍了德軍。另外,解放軍還突破了德軍防線到達薩格勒布;強渡了博斯納河,解放了多博伊和薩格勒布。
5月8日,蘇軍占領柏林,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在南斯拉夫境內的德軍仍在負隅頑抗,從5月10日至15日,激戰仍在斯洛文尼亞進行著,直到德軍被消滅幹淨為止。
鐵托在檢閱參加最後戰鬥的部隊時說:“南斯拉夫是歐洲惟一一個不靠外來幫助從德國占領軍手裏解放自己的國家。”
南斯拉夫全國的人口為1500萬,死於戰爭的人口為170萬,其中死在戰場上的為30.5萬人,另有42.5萬人受傷。幾乎所有的城市都遭到了破壞,交通癱瘓。
南斯拉夫對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巨大貢獻是不容懷疑的,南斯拉夫牽製了德軍25個師,加上保加利亞、匈牙利等國的15個師。軸心國在南斯拉夫的總兵力為40個師,共58萬人。
1946年,鐵托當選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政府總理和最高統帥。
1952年,南斯拉夫共產黨改名為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鐵托當選為南共聯盟總書記。1953年,鐵托當選為南斯拉夫總統。1961年,鐵托在首都貝爾格萊德主持了第一次不結盟國家領導人會議。
1974年,鐵托成為南斯拉夫終身總統。1980年5月4日,鐵托逝世於盧布爾雅那。
4.阿爾巴尼亞的解放
阿爾巴尼亞共產黨領導的遊擊運動與南斯拉夫的遊擊運動緊密聯係並受其影響。阿爾巴尼亞共產黨領導的解放陣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改名為民主陣線,民主陣線是阿爾巴尼亞的群眾政權。
在1939年被意大利吞並以前,阿爾巴尼亞並沒有任何稱得上政黨的組織。有的頂多是一些依附於某位大地主或者某一個部落酋長的組織。意大利入侵以前的阿爾巴尼亞王室及其大臣們對民主陣線一直抱有敵視態度。這些人中的很多人後來渡過亞得裏亞海逃亡了,剩下的則被處決。
一些非共產黨的遊擊隊領導和教會人士加入了群眾性的民主陣線,比如穆斯林領導人巴巴·法賈,他是貝克塔希修道院的院長。
阿爾巴尼亞共產黨(1948年改名為阿爾巴尼亞勞動黨)是在1941年由恩維爾·霍查組建的。共產黨在霍查的領導下對德意軍隊展開了遊擊戰爭,霍查是阿共中央委員會成員之一。
1908年10月16日,霍查出生在吉諾卡斯特的一個穆斯林家庭。1930年,霍查中學畢業,考入法國蒙貝利爾大學(蒙培利埃大學)學習自然科學。後來退學,加入法國共產黨。
霍查經常在法國共產黨的報紙上發表文章抨擊阿爾巴尼亞王室。1936年,霍查返回阿爾巴尼亞,在科爾察中學當老師。他加入當地的共產主義小組,成為小組的領導人之一。
1942年,霍查當選為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會議主席團委員。1943年,霍查當選民族解放軍總部政治委員。1943-1954年,霍查當選為阿共中央總書記。1944年5月,他當選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1944年10月,民族解放委員會改組為臨時政府,霍查出任總理。1946年,霍查成為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的首腦。1946-1953年,霍查出任部長會議主席兼任外長。1954年,霍查當選為黨中央第一書記直到逝世。1955年,霍查出任民主陣線全國委員會主席,兼任人民軍總司令。1985年4月11日,霍查逝世。
1945年8月,阿爾巴尼亞實行了土地改革,此次土改分了所有的大地產,這些大地產曾占全國可耕地麵積的30%。土改規定每戶的地產最多不準超過20公頃,並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把約30萬公頃的耕地分配給6萬農戶。
阿爾巴尼亞新政權的領導層來自那些曾在法國、意大利或者南斯拉夫大學裏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知識分子,其中一些人早在1939年前就是共產黨員,大多數是被阿爾巴尼亞和南斯拉夫抵抗運動所吸引回國的。
阿爾巴尼亞是農業國,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人數較少,這兩個階級在阿爾巴尼亞的政治舞台上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主要是農民,而土地改革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
阿爾巴尼亞的遊擊戰與南斯拉夫的遊擊戰爭類似,主要靠自己,外援很少。 曾經有一個英國軍事代表團去過阿爾巴尼亞,1945年4月17日,英國還與阿爾巴尼亞簽署過給予救濟的協議,救濟起初由英美方麵的軍事聯絡組提供,後來改由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提供。
1945年5月8日,美國國務院的官員雅各布斯對阿爾巴尼亞的形勢進行考查。美國在承認阿爾巴尼亞政府合法性的照會中談到了《雅爾塔宣言》,要求阿爾巴尼亞保證通過自由選舉產生製憲議會;要求阿爾巴尼亞給予新聞記者自由活動的權利;要求阿爾巴尼亞政府承認1939年4月7日簽署的阿美兩國之間的所有條約和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