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多的準備,日本海軍經過努力,戰勝了偷襲計劃所能想到的技術和戰術難題,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著開戰。
★12月28日,偷襲珍珠港的日軍艦隊全都回到日本柱島海軍基地。珍珠港海戰以美軍的慘敗而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變成了全球性的大規模戰爭。羅斯福開始與丘吉爾、斯大林等大國領導人站在同一條船上了。羅斯福不僅引導美國最終走上反法西斯的道路,而且對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團結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盟軍最高行政機構後來定名為盟國聯合參謀長會議,它在美英兩國元首的監督下,指導盟軍作戰。聯合參謀長會議的設立保證了盟軍在二戰的勝利作戰。丘吉爾和馬歇爾認為這個機構是阿卡迪亞會議最有意義的結果。
1.在反法西斯的道路上
18世紀末19世紀初,美國利用歐洲國家同法國作戰、雙方均無力兼顧美洲的有利形勢,一麵通過貿易,大賺交戰國家的錢財,以壯大自己,一麵乘機奪取交戰國在美洲的土地。
1803年,美國從法國購買麵積達200多萬平方公裏的路易斯安那。19世紀上半期,英法美等國憑借軍事和經濟力量,加緊侵略,強占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
1810年—1819年,美國采取先派兵強占,於出低價“購買”的手段從西班牙手裏搶走了佛羅裏達半島。
南北戰爭取消了黑人奴隸製度,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掃除了障礙,使美國的經濟在19世紀後半期迅速超過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
1898年4月末,海軍部長西奧多·羅斯福派美艦隊前往古巴以及西班牙所統治的其他地方。杜威海軍準將指揮美艦隊。5月1日拂曉,杜威發現,一支西班牙小型炮艇中隊停泊在馬尼拉河。
隨著“轟隆隆”的巨響,美海軍戰列艦口徑大、數量多的大炮射向西班牙小型炮艇中隊。西班牙炮艦全部被殲,戰死者400人。此後的三個月,美艦隊搭載陸軍攻占了西班牙在菲律賓的殖民地、關島以及加勒比島。憑借強大的艦隊,美國成為帝國俱樂部的一員,以世界強國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麵前。
19世紀中期,閉關鎖國的日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國的侵略。1853年,美國人柏利率領艦隊找開日本的大門。外國的廉價商品像潮水一樣湧向日本,西方殖民者從日本掠走大量原料、金銀,加深了日本人民的苦難。
推翻幕府統治以後建立的明治政府,采取一係列改革措施,來發展資本主義。19世紀下半葉,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後,成為亞洲強國。日本人一手建立現代化陸軍,一手建立現代化海軍。19世紀末,日本海軍擁有一支由6艘英造戰列艦組成的艦隊,日本成為亞洲海上霸主。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美兩國阻撓日本商品進入本國市場,英美還在亞洲的殖民地進行“勢力擴張”,損害了日本的利益。
1930年,倫敦會議加強對日本海軍的限製。日本海軍大臣奉命在條約上簽字,遭到了日本朝野的一致反對。日本首相被民族主義者暗殺在東京火車站,理由是他出賣了日本的安全。1931年,日本吞並中國東北,準備進一步吞並中國甚至整個太平洋地區。日本人已經無法遏製強烈的擴張欲望了……當國聯譴責日本時,日本代表在和談會議上拂袖而去。
1935年倫敦會議召開,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提出,銷毀威脅到日本安全的戰列艦。山本認為戰列艦就像是日本的武士刀一樣過時了。山本的建議遭到各國代表的強烈反對,日本趁機退出倫敦會議,條約變成了廢紙。
★日本加快建造航空母艦的步伐
與此同時,日本在建造航母方麵加快了步伐。1934年11月,日本建造排水量達1.88萬噸、航速34節的“蒼龍”號。日本又建造了同級別的“飛龍”號。
後來,日本建造了“翔鶴”號和“瑞鶴”號航空母艦,標準排水量均為2.56萬噸,載機72架,航速34節。艦上還裝備8座雙聯裝127毫米防空炮和12座三聯防空炮。
日本在航空母艦的研製上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日本擁有10艘航空母艦,還有5艘正在建造中。早在1932年,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經濟危機中當選為總統。他從救濟金中撥出2380萬美元建造戰艦。這筆資金的第一批建造了32艘戰艦,包括“約克城”號和“企業”號航空母艦。
1937年,日軍侵華戰爭全麵爆發,美國在華利益受到威脅。當時,美國海軍隻有3艘航空母艦、10艘巡洋艦、41艘驅逐艦。日本在長崎和吳港秘密建造兩艘超大型戰列艦。日本的人力和物力有限,無法在數量上占優勢,隻能在質量上求發展。日本人秘密建造兩艘世界上最大戰列艦——“大和”號和“武藏”號。這兩艘超級戰艦噸位是英美兩國最大戰列艦的兩倍,裝備9門457毫米的主炮,令人聞之喪膽。
隨著國際形勢的日趨險惡,羅斯福對法西斯的崛起和後果有了清醒的認識,緩慢地引導美國人民走向反法西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