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血型影響的自殺與犯罪傾向(1 / 3)

不同血型的自殺傾向

根據日本社會調查,不同血型特性在自殺傾向方麵也有不同的表現,其中,在壓力較大的社會環境中,A型人的自殺傾向較重,這或許能夠解釋發達國家中日本自殺率最高的原因。

O型人的自殺傾向

當O型人對自己的健康喪失信心時,將有可能變得神經質,這時他們的活力便可能急速衰減。在這種情況下,O型人可能產生自殺的念頭。除健康的原因外,O型人也可能由於一時的衝動或反抗侮辱而選擇自殺。大多數情況下,O型人的自殺屬突發性事件,往往防不勝防。如果O型人的自殺是緣於對某人或社會的不滿和憤怒的話,那麼他們在自殺之前很有可能對仇人有個了斷,或是造成一定的轟動效應,甚至傷及無辜。美國的校園槍擊案所反映出來的情況,就屬此類。不過,O型人的處世態度比較現實,願意享受生命的樂趣,自殺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A型人的自殺傾向

相對而言,A型人的自殺比例較高。基於A型的完美主義傾向,A型人對現狀的不滿情緒以及A型對未來的不安感等消極因素有時會在頭腦中逐漸積累起來,從而使自己陷於無法擺脫的煩惱之中,甚至可能因此產生厭世的情緒。由於性格的原因,A型人不可能像O型那樣把憤忿和不滿向外發泄出來,而且他們也消極地認為那樣做是毫無意義的。更多的時候,他們是把煩惱憋在心裏而對外強裝笑容。久而久之,這種表裏不一的舉動就連自己也無法容忍,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往往除了輕生之外,別無選擇。據統計,在發達國家當中,A型占首位的日本、匈牙利自殺率是最高的。從心理角度看,A型人即使選擇自殺,也不會給他人造成傷害,因為他們不願將自己的痛苦再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B型人的自殺傾向

在幾種血型當中,自殺傾向最弱的當屬B型人。這是因為B型人的情緒轉變較快,且對未來多持樂觀態度,對於已經過去的打擊往往能客觀地加以接受,並能以冷靜和客觀的態度看待自己,所以B型人不大會沉溺於過去而不能自拔。此外,B型人還有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的思想,就是為了孩子,他們也會堅強地活下去。另外,B型人的思維方式是發散的,遇到事情總是不自覺地從多角度考慮,他們有時會考慮到死,但當考慮到不死的益處時,就很快會放棄死的念頭。所以從情緒的角度看,B型人較少有自殺的動機,能夠坦然地麵對生活的風雨。

AB型人的自殺傾向

相比之下,AB型人較易受瞬間的打擊,且打擊之後所受創傷較深。並很可能在相當一段時期對此念念不忘,甚至可能痛不欲生而喪失生活的勇氣。此外,A型和B型兩種思維方式和認識在頭腦裏糾纏不休以致邏輯混亂也能增強一時想不開的可能。從氣質上講,AB型人也對生命的意義感受相對淡薄,因此,AB型人自殺的可能性也較大。幾年前,中國人民大學一位跳樓自殺的女博士生就是AB型。因為生命意識淡薄,他們常常采取與O型類似的跳樓方式來結束生命。

相關案例:選擇跳樓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O型同學

就在高考的前三天,補習班的陳建新同學從單位八樓一跳而下,了卻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時隔不久,我才猛然想起他與我在閑談中說過的一句話:“這回要是再考不上,我就跳樓呀!……”

當時以為是說著玩的,沒想到,真的應驗了。

陳建新同學是一位怪才,據說在高三起就一直在報社當特約小記者。在補習班的時候,他那充滿批判現實主義的文章總是博得與他有同樣性格的老師的好評,字裏行間流露出與他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和深刻。他憤世嫉俗的一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是後來讓我有意接近他的原因。我們知道O型人是天生的實踐派,記者這份兼職在給他帶來成就感的同時,也給了他一個通過采訪實踐了解中國社會的一個機會。他對社會的觀點雖然有些過激,但要比課堂上死讀書的O型人進步得多。我們在許多方麵都能達到共鳴。

但在對理想社會模式的追求上,我們之間的觀點卻大相徑庭,沒有任何共同之處。他說:他最向往原始人(野人)的生活……,一絲不掛、赤身裸體,在草原和叢林中自由盡情地狂奔,不必在乎任何人的眼光,不必受任何虛偽的道德觀念的束縛……,沒有任何人會嫌棄你,大家有難同當,有福同享。

現在看來,這種對原始人、黑人(50%為O型)的認同感顯然與他本人就具有類似性格和由此而來的親切感有關(同類血型的人往往最容易在思想上達成共鳴)。當時對於他的這些觀點,我還不能運用血型原理予以解釋,但我始終對它們持有否定態度,我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試圖說服對方,盡管最後證明是徒勞的。建新此人不僅觀點怪異,而且人長得也與眾不同:高顴骨、眯眯眼,幹瘦的臉龐上留著一小撮日本式的胡須,完全就是我心目中魯迅筆下藤野先生的“翻版”。不過印象最深的還是大冬天他常穿著的棕黃色的“窩頭皮棉鞋”,就像剛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走過來似的。一般來說,O型人對自己是相當自信的,不會對自己的長相(即使很醜)過分在意,尤其是一些能力強的O型人。但一次不愉快的經曆使他對自己的實力產生了懷疑。他曾告訴我,在一次高中同學聚會上,他試圖邀請一位漂亮的女孩跳舞,可遭到了拒絕。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向春風得意的陳建新臉上流露出了自卑和憂鬱的神情。也是從那以後,我才感覺到在內心深處,他也是一個自卑的人。後來,從班主任那裏得知,他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在省設計院工作,一個在讀研究生。也就是說,在家庭中他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從O型人的情緒變化軌跡可以看出,當壓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時,O型人不是精神崩潰就是暴跳如雷。陳建新最後選擇自殺實際上就是因無法承受來自各方麵的壓力(高考的壓力隻是一個誘因而已)而精神崩潰的結果。

但O型人太理性了,即使在臨死前的一天,他還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與幾個好朋友打了一下午撲克,在此期間沒有任何人察覺到他有什麼變化,這也是他的突然離去,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原因。O型人的自我表現欲很強,就是選擇自殺也要引起人們的注意,他做到了,但卻給他的親朋好友帶來了無盡的痛苦。

高空墜落是O型人最慣常采用的自殺方式,比如香港O型巨星張國榮就是采用跳樓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與O型人豪爽、大氣、膽大、愛自我表現的性格密切相關。

不同血型的犯罪傾向

總的看來,就犯罪率而言,O型為主的社會犯罪率較高,且傾向於暴力犯罪,例如:美國和拉美;O型處於劣勢,B型或A型為主的社會,犯罪率較低,且傾向於頭腦犯罪。如果我們把腐敗也看做是一種犯罪的話,那麼,B型化的中國和印度,要比A型化的德國和日本為多。換言之,高效廉潔的官僚機構,當屬北歐國家和日本。

就集團犯罪來看(假設由四種血型組成),O型人往往充任頭目,起到組織和領導的作用;B型人出謀劃策,起到謀士的作用;而AB型人則會將作案的手段和計劃具體化;最後執行這一計劃的往往以A型人為主。盡管這是推理式的假設,但也反映出了不同血型的犯罪特性。

血型學者曾對日本新瀉縣少管所的罪犯進行過血型調查。發現由於血型的不同,犯罪類型也有明顯的差別。

各種血型犯罪率大致和各種血型所占日本人口比例相當,不過O型比例略高,A型比例略低。這使我們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同是發達國家,美國比歐洲和日本有著更高的犯罪率。但對犯罪類型做進一步的分析就會發現:血型不同,犯罪的類型也存在明顯的差別。

在暴力型罪犯,如凶殺、搶劫、強奸、放火之類的罪犯中,O型所占比例明顯高於其它血型,也大大高於O型人在日本人口中的比例。基於O型人犯罪的特點,我們不難理解美國、拉美暴力犯罪居高不下的原因。可見,A型化的歐盟非要讓O型民族廢除死刑的話,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在南美,哥倫比亞是廢除死刑的國家,自然也就成了暴力犯罪的天堂。

即使是在中國,暴力犯罪也隨著地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為這些地區的血型結構也不盡相同。就拿B型化的山西、A型化的湖南、O型化的廣東比較,廣東的犯罪率顯然是最高的,而且傾向於黑社會性質的暴力犯罪,這是因為O型人的攻擊心理加上強烈的團夥意識所造成的。由於O型為主的犯罪集團存在明顯的爭強好勝的心理,集團內部或集團之間時常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派係鬥爭十分複雜和普遍,黑吃黑的現象屢見不鮮。在世界範圍內,與此類似的還有西西裏的黑手黨,哥倫比亞的毒梟,和北愛爾蘭共和軍。總的來看,O型人越多的地區,越容易出現黑社會性質的犯罪團夥。另外,O型人冒險的心理有時也會讓他們沾染上賭博的惡習,粵、港、澳地區賭風之盛由此可知。而拉斯維加斯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賭城,出現在O型為主的美國也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