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當孩子表現出明顯的恐慌情緒時,父母可以安慰他說:“孩子不要怕,電視上的專家已經說了,地震後不會有嚴重的餘震了,你看軍人叔叔一直在幫我們,我們是安全的。”以此不斷向孩子傳輸他是安全的,從而消除他的恐懼心理。
3.當孩子情緒起伏嚴重,出現驚恐萬狀、哭鬧不止、行動盲目衝動等極端行為時,父母不要刻意去壓製,應該鼓勵他盡情地宣泄和傾訴。但是,一定要對他的行為進行嚴密監視,不能讓他做出傷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4. 教孩子學會放鬆,讓他緩慢地深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呼出來,放鬆全身的肌肉。
5.在安慰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要多和他溝通交流,盡量從精神上安慰他。父母還可以通過和孩子一起畫畫、遊戲、討論等其他形式,使他平靜下來,進而幫他走出陰影。
6.對於心理脆弱的孩子,父母更是要多關心,多關注,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傷人或者自殺等各種意外的發生。
96.幫孩子走出受性侵害的陰影
2009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揭示了一組數據,世界上每年有1億5000萬女孩和7300萬男孩被迫從事性交易。這組數據令人看了不由得瞠目結舌。據一個兒童組織調查統計,在12歲以下的兒童當中,4歲的幼兒被侵害的情況非常嚴重。兒童遭到性侵害的惡性案件頻頻發生,不得不引起父母的重視。
晚飯後,媽媽帶著3歲的女兒瑩瑩去找鄰居家的小哥哥玩。當天,恰巧鄰居家又來了一個小男孩,3個孩子玩得很開心。為了培養孩子社交的獨立性,媽媽鼓勵孩子們到房間裏去玩,自己和鄰居在客廳裏聊天。
可是沒想到的是,意外發生了。回家後,媽媽從女兒不流暢的講述中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原來,他們三個本來玩的好好的,可是,兩個男孩突然提議做遊戲,他們拉開她的褲子,還用手和小夾子夾住她的下部,聽得媽媽膽戰心驚。媽媽慌了,但還是盡量保持冷靜,問她是否企圖離開。可是瑩瑩說哥哥們堵著門不讓她出來。媽媽聽了後,心裏簡直像刀割了一樣痛。
晚上睡覺時,女兒做夢又哭又鬧,明顯是做惡夢了,一連好幾天都是這樣。媽媽又難過又內疚,不知道怎樣才能幫助女兒走出被侵犯的陰影。
研究表明,遭受性侵害的孩子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會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一係列心理症狀。比如,恐懼、焦慮、抑鬱、暴飲暴食或者厭食、不喜歡自己的身體、對身體有異樣感、行為退縮、攻擊性行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企圖自殺等行為。如果他的這種負麵情緒沒有得到及時排解的話,很可能會影響以後的健康成長和人際關係。由此可見,性侵害對孩子身心健康有著長期的負麵影響。
那麼,當孩子遭受了性侵害時,父母應該怎樣幫助孩子走出陰影呢?
危機應對
1.當孩子出現以下情況時,比如,觸摸性器官、對某個大人有恐懼感、有退縮的行為、有自責和羞恥感時,這些都是孩子受到性侵害的征兆,父母要及時關注。
2.當孩子遭受性侵害告訴父母時,父母首先要盡量保持冷靜,不要大喊大叫嚇到孩子,也不要打罵孩子,責怪孩子,因為他們也是受害者。同時,父母還應該向孩子保證,會盡力阻止這件事的再次發生。
3.安撫、接納受到性侵害的孩子,表達對他的愛和關心,千萬不要埋怨孩子“如果……就不會……”否則隻會令孩子更無助。父母要用柔和的語調,輕鬆的語氣安慰孩子,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4.父母要鼓勵孩子說出事情的經過,幫助孩子正視性侵害的事實。也可以讓孩子接受谘詢,得到應有的輔助。當然,父母和孩子都不要主動張揚這件事,目的不是逃避,而是減少社會輿論對孩子的影響。
97.孩子怕鬼、怕黑怎麼辦
害怕是每一個人都有過的經驗,有些人怕狗,有些人怕高,有些人怕黑、怕鬼。但是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些,而太膽小的孩子做事情會畏首畏尾,嚴重的甚至導致他某些心理障礙及病態性格的發生。
童童從小就怕黑、怕鬼。如今已經6歲了,一直不敢一個人單獨睡,直到現在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睡。連晚上去廁所的時候都不敢一個人去,如果沒人陪她一起去,她就一直忍著,直到尿褲子……媽媽為此一直很擔心,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3—6歲的孩子對黑暗的恐懼大多源於他的想象,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還分不清現實和想象的界限,同時,黑暗又加大了他對鬼、大灰狼的恐懼。但一些父母認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恐懼會逐漸消除。有些人的確是這樣,但有些人則相反,長大後會增加害怕的程度,久而久之還可能演變成恐懼症,進而影響人格發展和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