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王的農場要開一家中餐館。”
“天呀!是那種原汁原味的中餐嗎?”
“自從王去世後,我可已經好久沒有吃到了。”
“你的夫人不也經常做一些中餐嗎?”
“天呀,她做出來的食物,連袋鼠都不願意吃!”
“基德!你在說什麼!!!”
德堪迷勒小鎮的居民從多德和德克等人口中得知王氏農場要有中餐館投入運營後,瞬間就沸騰了起來。
相比於一些從未吃過中餐和吃過改良版中餐的澳洲人,由於大爺的緣故,小鎮居民對正宗中餐的味道可是非常推崇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雖說距離中餐館開業還有好幾天的時間,大多人就已經開始計劃出行的事情。
“老板,這是我準備的菜單,您看一下。”
新任命的餐館大廚張三,將一張寫滿字的A4紙送到王北川手中。
36道菜,無一例外,都隻有名字,沒有價格。
“老沈,你和老張商量一下,把價格定出來。”
一家餐館,價格的製定,並不是憑空想象的。
要根據餐館所處的位置、原材料的價格以及餐館的定位等諸多因素來決定。
這麼複雜的事情,王北川懶得操心,所以直接把任務交給了沈萬三。
“好嘞!”
“小米,把營業執照掛好。”
剛從鎮子上回來的沈萬三,從馬背上爬下來,將餐館的營業執照交給服務員,接過了王北川遞來的紙。
“老張,一份蛋炒飯的需要多少食材?”
“要大米250克、雞蛋1個、蔥花....”
具備精湛廚藝的張三,很快說出製作蛋炒飯需要的所有材料。
“成本算下來大概5澳元,你的廚藝最少值10澳元,加上咱們的服務費10澳元。”
“老板,賣25澳元一份怎麼樣?”
經過一番計算,沈萬三給出指導價格。
“行。”
食材占據銷售價格的百分之二十,很科學。
心中默默對比一番後,王北川有些唏噓。
25澳元,按照現在的彙率計算,能換成116元華夏幣。
花100多塊,在荒郊野外吃一份蛋炒飯,這要是放到國內,王北川絕對會被人噴死。
但在澳洲,還真不貴。
用了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36道菜的價格全部被製定出來。
張三把菜單交給了小米,安排她重新抄錄幾份,便於餐館開業之後方便使用。
“蒼,你問一下農場中的員工,有對開車或者騎馬感興趣的工人沒有。”
看到這一幕,王北川有些無奈的對在餐館中幫忙布置的蒼老師說道。
由於農場沒電,很多事情都不方便,隻能到鎮上去辦。
而目前的農場中,隻有王北川會開車,朱莉和沈萬三會騎馬。
王北川感覺,很有必要培養幾個司機出來。
這樣有些事情,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讓手下的人去做。
“好的,主人。”
蒼老師乖巧的點了點頭,隨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拿著本子和紙出了門。
“老板,咱們的餐館是不是有點太簡單了。”
沒有離開的張三,在糾結了片刻後,終於還是說出了最近幾天一直都在擔憂的問題。
因為時間緊迫,外加經濟不富裕。
所以農場中的餐館,主體部分隻有一座木屋,木屋被分成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