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代序(1 / 1)

需要郭雪波

王蒙

不知道是不是由於現代文明的日新月翼,飛速發展,人的生活與人際關係已經大大地複雜化了。我國的悠久的文明史,特別眾多因而顯得不無擁擠的人口,悠久的在人際關係上下功夫的文化傳統,近百年來社會變遷的頻仍與劇烈,近數十年來階級鬥爭這一門“主課”的熏陶,以及愈來愈多的人湧向城市,向往城市……所有這些因素,都使我們的文學、我們的神經緊緊盯著鴿子籠式的樓房間裏的人際的親合與鬥爭不放。有時候,看完一部又一部的小說,我們甚至於無法想象一下它的主人公們生活在怎樣的自然環境中,無法想象他們在與別人的勾心鬥角或者愛愛仇仇之外的生存狀態。

而人是自然的兒子,是寵兒也是“逆子”。日月星辰,春夏秋冬,陰晴雨雪,山川大地,草原沙漠,海洋湖泊,森林沼澤,禽蟲虎豹,大自然的一切,從來沒有隱退消失,人從來離不開自然。如果我們喪失了對於大自然的感覺,這隻能說明我們的愚頑與魯鈍。如果我們喪失了對於大自然的敬畏與親愛,隻能說明我們的精神與情感的貧乏枯燥。如果我們對大自然犯下種種暴行,隻能說明我們的精神世界的嚴重失衡,說明我們亟須矯正和補救,說明我們正在製造和麵臨嚴重的災難。在人與自然,文明與比較原始的純樸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的對照中,我們將得到溫馨的啟示,也聆聽威嚴的警告。我們需要高歌猛進,也需要誠懇的反思與懺悔……還需要——郭雪波的小說。

近年來出現了郭雪波,他寫沙漠,寫沙漠上的動植動,寫沙漠的靈魂與軀體以及這種靈魂與軀體對於她的子民、對於我國生活在沙原上的兄弟民族的哺育。他不但為我們的文學增添了新的畫卷新的地域與地域文化背景,而且帶來一種對於大自然、對於沙漠的新的觀念:它既是強悍的又是虔敬的;它既是嚴峻的又是多情的;它既是現實的又是浪漫的……

需要郭雪波和他的小說。越是現代化就越是需要文學的補充和挑戰。當然需要富足,需要工業文明、商品經濟、科學技術,需要各種外裝修和內裝修的房子;但這並不是心靈的全部從而不是現代化的全部。我們需要重新反視和思考我們的地理和我們的曆史,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我們需要天空與大地,哪怕是——沙漠。我們的朋友不僅有同類,而且有——野獸。在我們追求新的文明成果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我們身上本來具確的美好人性,警惕新的失衡。我們無法忘記我們本身就是大自然的產物。越是現代化就越是需要郭雪波,需要他把我們帶進另一個世界裏去,更純樸,更粗獷,更困惑,更浪漫,更有想象力,也更溫柔……

一九九二年六月六日。

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