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雪汝和蘇婉清在追查蘇家清白證據的道路上艱難前行,不放過任何可能指向真相的蛛絲馬跡。她們如同在驚濤駭浪中航行的船隻,雖曆經顛簸,但目標堅定。每一個線索都是珍貴的寶物,每一次詢問都是希望的探尋。
在漫長的探尋中,蘇婉清決定進宮麵見皇帝。皇帝的寢宮內,彌漫著濃重的藥味,那是死亡與病痛交織的氣息。皇帝躺在龍榻上,麵色憔悴如秋日殘荷,仿佛風一吹便會消散。蘇婉清跪在皇帝麵前,呈上已收集到的部分證據,懇切地訴說蘇家的冤屈。皇帝微微點頭,虛弱地說道:“朕知道蘇家一向忠君愛國,其品行朕亦清楚,蘇家斷不會做出與外敵勾結之事。隻是如今流言蜚語已起,朕若輕易改口,皇家威嚴何在?朝廷局勢複雜,朕亦有難處。”蘇婉清磕頭回應:“陛下,蘇家蒙此大冤,還望陛下能在合適之時為蘇家做主。”言罷,眼中已有淚花閃爍,那是對家族命運的擔憂與無奈。
從皇宮出來後,蘇婉清和廖雪汝繼續馬不停蹄地查案。她們的足跡遍布京城的大街小巷,如同不知疲倦的飛鳥。終於,她們又找到了一些關鍵線索。一位曾經參與過朝廷軍事部署的老將軍出麵為蘇家說話,他拿出了蘇家當年協助軍事行動的詳細記錄,那泛黃的紙張上,每一個字都像是蘇家忠誠的見證。這些記錄清楚地顯示了蘇家在抵禦外敵時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從物資的籌備到情報的傳遞,蘇家無不傾盡全力。
有了老將軍的支持,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也紛紛站出來。他們在朝堂上陳述蘇家的功績和冤情,朝堂內原本一邊倒的輿論開始出現變化。那些被蠱惑的官員們逐漸動搖,他們的眼神中開始有了疑慮。陰謀者們的臉色變得愈發難看,如同烏雲密布的天空,預示著暴風雨的即將來臨。
就在蘇家的局勢逐漸明朗,開始有了明顯轉機之時,一道聖旨如祥光瑞靄般降臨蘇府。蘇家人誠惶誠恐地跪地接旨,那聖旨以明黃綢緞為底,繡著精致的金龍圖案,彰顯著皇家的威嚴。太監尖細的聲音在蘇府中響起:“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蘇家之女蘇婉清,溫婉賢良,才德兼備,其家族世代忠良,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今朕特賜婚於太子,望二人婚後夫妻和睦,共輔太子,為我朝之昌盛盡心盡力。蘇家之冤,朕已知曉,必還其清白,以正朝綱。欽此!”蘇父蘇母先是驚愕,而後是抑製不住的欣喜,他們知道,蘇家終於迎來了曙光。蘇婉清也愣住了,她未曾想到皇帝會在此時下這樣的詔書。
其實,皇帝在病榻之上一直關注著朝堂局勢。看到蘇家冤情有了反轉的勢頭,又考慮到蘇家對朝廷的重要性以及太子的婚姻大事,為了鞏固朝廷穩定,彰顯對蘇家的嘉獎,他果斷下了這道詔書。太子對蘇婉清的才情與智慧也有所耳聞,對這樁婚事並無抵觸。在他眼中,蘇婉清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珠,散發著迷人的光芒。
此消息一經傳出,整個京城都沸騰了。蘇家的地位瞬間水漲船高,那些原本還想對蘇家不利的勢力紛紛收手,如同潮水般退去。街頭巷尾都在談論著蘇家與太子的婚事,人們都稱讚這是天作之合。蘇婉清深知,這道聖旨不僅是個人的婚姻安排,更是蘇家命運的轉折點。
蘇婉清在準備婚事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繼續追查蘇家冤案的幕後黑手。她知道,隻有將那些陰謀者徹底揭露,蘇家才能真正地擺脫陰霾。她與廖雪汝再次深入調查,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人。每一次詢問都是對真相的叩問,每一次發現都是對正義的靠近。
太子也開始與蘇婉清共同商討,他們在禦花園中漫步,談論著朝廷的局勢和未來的計劃。太子欣賞蘇婉清的見解,蘇婉清也敬佩太子的抱負。兩人在交流中發現彼此對朝廷和國家有著相似的抱負,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期待。他們就像是兩隻振翅欲飛的鳳凰,準備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廷中,為國家和人民帶來新的希望。朝廷局勢在這一係列的風雲變幻中朝著新的方向發展,就像一艘重新校準航向的巨輪,駛向光明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