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上空仿佛都被喜訊縈繞,蘇婉清在女官考試中一舉奪魁的消息如春風般傳遍大街小巷。街頭巷尾的百姓們紛紛傳頌著這位才女的事跡,蘇府上下更是一片歡騰,張燈結彩,好似過節一般。蘇父眼中泛著激動的淚花,為女兒的成就感到無比驕傲,蘇母則忙著準備祭品,要去祠堂向祖宗報喜。
很快,宮中傳來旨意,皇帝要召見蘇婉清。蘇父不敢怠慢,精心為女兒挑選服飾,每一處細節都盡顯莊重。蘇婉清身著華麗卻不失素雅的衣衫,頭戴珠翠,更顯端莊秀麗。一路上,蘇婉清坐在馬車中,心中忐忑不安,既有對未知召見的緊張,又有對未來女官之路的憧憬。蘇父察覺到女兒的不安,輕聲安慰道:“婉清,你無需過於緊張,你之才學、品德,為父都看在眼裏。你隻管展現自己的才華,為父相信你定能應對自如。”蘇婉清微微點頭,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心情。
踏入宮殿,那宏偉壯麗的景象讓蘇婉清心生敬畏。高大的立柱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金碧輝煌的裝飾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仿佛訴說著王朝的輝煌。她跟隨蘇父緩緩前行,每一步都邁得沉穩而謹慎,來到皇帝麵前。蘇婉清恭敬地行禮,行的是最標準的大禮,額頭幾乎觸碰到地麵,不敢有絲毫懈怠。
皇帝坐在龍椅之上,威嚴的目光打量著蘇婉清,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片刻後,皇帝臉上露出了讚賞的笑容:“蘇婉清,你在女官考試中表現卓異,朕甚是滿意。你的詩詞策論觀點獨到,如利劍般剖析世事,又似明燈照亮前行之路;禮儀舉止端莊大方,一舉一動盡顯優雅風範,仿若古之賢女重現;政務處理更是有條有理,心思縝密,權衡利弊,堪稱女子典範。”
蘇婉清微微抬頭,眼中滿是謙遜:“陛下過獎,臣女不過是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所學皆是為了能為朝廷和百姓效力。臣女以為,女子亦可為國之棟梁,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謀福。”皇帝點頭稱讚:“你有這份心,實屬難得。同時你與蕭逸塵此前揭露權臣陰謀,護朝廷安穩,此等功績朕亦銘記於心。你們不畏強權,於朝廷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其忠勇可嘉,其智謀可讚。”蘇婉清再次伏地拜謝:“陛下聖明,此事非臣女與蕭逸塵二人之功,亦有諸多忠義之士相助。臣女等不過是秉持正義,不忍見朝廷被奸佞所害,百姓受苦。”皇帝龍顏大悅:“你等所為,朕已重賞。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朕希望你能秉持初心,為朝廷分憂,為朕分憂。”蘇婉清堅定地回答:“臣女定當不負陛下期望,鞠躬盡瘁。”
皇帝又詢問了蘇婉清一些關於朝廷政務的看法,蘇婉清都回答得頭頭是道,旁征博引。從民生疾苦到官員治理,從軍事防禦到文化發展,她的見解讓皇帝連連點頭。皇帝對蘇父說道:“你有一個好女兒啊,蘇家定當滿門榮耀。”蘇父趕忙謝恩:“陛下聖明,都是陛下恩澤,小女能得陛下賞識,是她的福氣。”
召見結束後,蘇婉清和蘇父走出宮殿。蘇婉清長舒一口氣,這次召見讓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她知道,未來的女官之路充滿挑戰,但她有信心應對,因為這不僅是她個人的夢想,更是她為朝廷和百姓奉獻的途徑。而皇帝的讚賞,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讓她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也肩負起了更重的責任。
蘇婉清和蘇父回到蘇府後,消息很快傳開。蕭逸塵第一時間得知,他策馬疾馳,直奔蘇府。一路上,他滿心歡喜,為蘇婉清感到高興。與此同時,廖雪汝也匆匆趕來,她手裏還拿著為蘇婉清準備的賀禮,是一對精美的玉佩,寓意吉祥如意。廖雪汝一進蘇府就大喊:“婉清,婉清,你可真是太厲害了!”蘇婉清迎了出來,三個好友相見,歡笑一堂。蕭逸塵看著蘇婉清,眼神中滿是愛意與驕傲:“婉清,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你是最棒的。”廖雪汝在一旁打趣道:“你們倆呀,就別在這兒眉目傳情了。”
聽到廖雪汝的話,蘇婉清臉頰泛起微紅,蕭逸塵也不自在的清咳了幾聲。
“說什麼呢雪汝,我們哪有。”蘇婉清辯解道
“好好好,快來看看我給你準備的賀禮。”廖雪汝邊拿出玉佩邊說道。
蘇婉清接過玉佩,感動不已:“雪汝,你總是這麼貼心。有你們在,真是我最大的幸運。”三人在蘇府中分享著喜悅,憧憬著未來,歡聲笑語回蕩在蘇府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