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內丹,沒了昆侖靈骨生生不息的靈氣供給,初妝至清無垢之體與至精至純妖後之元完全融合,已是真正之妖。虛影一晃,沒有說話,也沒有跟上去,漸漸消散在風中。
.
初妝漫無目的的走著,耳邊鬧哄哄的,思緒紛亂。
她捂住耳朵,吼了句“閉嘴”,可還是有聲音固執地傳過來,哭哭啼啼的,聽起來很是耳熟。
像是青裳和衍之。
也不知隔了多遠,初妝凝神聽了會,姐弟倆的對話忽地引起了她興趣。
國喪剛滿,晉王府就逢喜事——晉王世子要大婚了!
準世子妃正是當朝禦史大夫的獨女,蕊珠。
蕊珠幼時,已名動京城。聽聞她天生麗質、聰慧過人,小小年紀,就以一闕紅顏賦,才動皇城。又是當朝禦史大夫的掌上明珠,至待嫁之年,說媒之人簡直要把禦史台的門檻踏平。偏蕊珠心氣甚高,來提親的男子竟無一能入她眼,眼見著就要邁入二十二“高齡”,卻還待字閨中,差點沒把禦史大人急死。
幸好在這時,發生了一件事。
數月前的一天,蕊珠在自家花園的河邊撿到一片楓葉。稀奇的是,楓葉上提了小小一行詩。此後幾天,她又陸陸續續撿回幾片楓葉,每一片楓葉上都有詩句,文采斐然、字跡清雋。
想起自家花園的小河乃護城河的分流,蕊珠有天突發奇想,折了片楓葉,寫上詩,特意跑到皇城外,將楓葉置於護城河上。
不想隔天竟收到回複——隔天撿到的楓葉,上麵的題詩明顯是應和之作!
蕊珠幾乎不敢置信,心怦怦跳著,又以同樣的方式,寫下另一句詩。沒想到第二天又收到回詩,這樣一來二去,蕊珠漸漸地對楓葉之主產生了愛慕之意。待數月之後禦史大人終於發現自家寶貝女兒的異常,追查到楓葉乃由晉王府飄來後,當父親的激動得老淚縱橫。
於是幾片楓葉成就一段美姻緣,“秋葉傳情”亦被當做一段美談、一段佳話,迅速地傳了開來。隻是一直傾慕世子殿下的青裳卻為此傷透了心。
.
初妝想也沒想,就往晉王府跑。
紅葉傳情的明明是書生,她親眼為證,怎麼抱得美人歸的卻是那隻柿子?
官大一級壓死人嗎?
初妝打定主意要為書生打抱不平。沒想到書生不僅不領情,還嫌她多管閑事。
初妝恨鐵不成鋼:“你這人怎麼這樣?你都不知道爭取的嗎?”
文羽黑著臉不理她。
初妝苦口婆心:“為他人做嫁衣裳,這樣好玩嗎?你甘心嗎?”
文羽聲音冰冷:“不關你的事。”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初妝拉著書生的手,要去找容裔對質,卻被書生用力甩開。初妝不防一向孱弱的書生會有這麼大的力氣,可憐她剛從鬼門關撿回一條命,跑到晉王府隻剩小半條命,這一下生生被甩得撞在門上,跌坐在地。
文羽扶她,她惱他推他。兩個人病號對傷患,安安分分的還好,推搡起來半斤半兩,就誰也討不得好了。初妝又是拚了命去推,身體太虛使力過猛,整個人跟著撲過去,結結實實把文羽壓在了地上。
.
容裔進來,看到的就是這一幕。
若按往常,文羽肯定要狼狽起身,第一時間向他的世子殿下行禮。但這次他竟裝作沒看到,還將初妝牢牢按進他懷裏。
他一點也不想讓初妝為他“討回公道”。
容裔看著地上動情相擁的兩個人,想起那日文羽被逼退讓、眼睜睜看著初妝被秦王抱走後,將自己關在房間裏坐了一整天,這些天縈繞在他心頭的愧疚終於放下。
知悉聖書真相後,不管是他,還是整個晉王府,都沒有辦法當什麼也沒發生過。文羽親手謀劃並成就的這段“秋葉傳情”佳話,不僅是最好的聯姻,更是晉王府的布局中最完美的一步棋。但他接受文羽的安排,並不代表他不會因此愧疚。
以蕊珠的家世、豔名、才情,天下哪個男人不動心?文羽拖著病體,耗盡心血為他為□□謀劃至此,他卻橫刀奪愛,心中怎能坦然?然而看到此情此景,他卻安心了。文羽的心,從始至終都在初妝身上。容裔悄悄掩上門,帶著欣慰,與些微羨慕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