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學習生產現場質量管理“6S”的內涵
2.培養良好的現場管理意識
3.培養良好的整潔意識,形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相關知識
一、現場管理6S
現場管理作為企業生產組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廣泛包括了:現場文明生產、安全、消防、環保、質量、物料、設備、成本、改善活動等有關內容,是保證企業的生產、經營等各項活動能正常運行的管理方法。一個整潔、幹淨、明亮、有序的生產現場才可以做出質優的產品,現場管理“6S”的內涵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
1.整理(SEIRI)
整理是將生產時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區分開,將非必需品清理掉,在崗位上隻放置必需品。“扔了可惜”,“以後可能有用”,“我用心做的東西”,“修一修可以用”等往往是影響整理的不良心理,為了杜絕這種心理,要明確當前的“必要”和“不必要”。
(1)整理的目的:[1]騰出空間;[2]防止誤用。
(2)整理的作用:整理的作用是使現場無雜物、行道通暢,增大作業空間,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碰撞,保障安全生產,提高產品質量;消除混料差錯;減少庫存節約資金;使員工心情舒暢,工作熱情高漲。
(3)整理的推行要領:[1]明確什麼是必需品;[2]沒有必要清理出來的。
(4)整理的推進步驟
第一步:現場檢查;
第二步:區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第三步:清理非必需品;
第四步:對不必需品進行處理:無使用價值的,折價變賣或轉移為其他用途;有使用價值的,分類入庫。
整理“要”與“不要”分類標準範例
(1)要
[1]正常的設備、機器和電氣裝置;
[2]必要的附屬設備;
[3]推車、插車、鏟車等運輸車輛;
[4]正常使用中的工具;
[5]正常使用中的桌椅;
[6]尚有使用價值的消耗用品;
[7]原輔料、半成品、成品;
[8]尚有利用價值的廢品、邊角料(需退廢品庫);
[9]防塵、防護用品;
[10]使用中的垃圾桶、垃圾袋;
[11]使用中的樣品;
[12]辦公用品、文具;
[13]使用中的清潔用品;
[14]宣傳用的板報、看板;
[15]推行中的活動海報、看板;
[16]有用的書稿、雜誌、報表;
[17]其他正常使用的物品。車間的物品擺放。
(2)不要
[1]地板上不能有:廢紙、灰塵、雜物、煙蒂;油汙;不再使用的設備、工具、模具、胎具;不再使用的辦公用品;破墊板、廢紙箱、不能再用的抹布、廢包裝袋;待料或過期樣品。
[2]桌子上或櫥櫃裏不能有:破舊的書籍、報紙;破椅墊;無用的報表、賬本;損耗的工具、餘料、樣品等。桌子放著無關的物品。
[3]牆壁上不能有:蜘蛛網;過期海報、看板;無用的提案箱、卡片箱、掛架;
過時的月曆、標語;損壞的時鍾等。
[4]吊著不能有:工作台上過期的作業指書;不再使用的配線配管;不再使用的老吊扇;不再使用的手工夾具;更改前的部門標牌等。
2.整頓(SEITON)
為了容易查找使用必需品,確定保管地點和數量之後擺放標識。按規定擺放每種用具有秩序地整理,將必需品放在應該放的地方,並做好標識,用完後將用具放回規定的地方。
(1)整頓的目的
[1]工作場所一目了然;
[2]消除尋找物品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