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項目十七 骨傷科用藥(1 / 3)

中醫學認為,骨病是因正氣虛衰,或外邪侵襲,或跌撲損傷,從而引發瘀血、痰濕,進而導致疼痛、痿證的疾病。根據不同骨病時期可以采用祛邪通絡、理氣活血、柔筋壯骨、補益氣血、滋養肝腎法治療,如急性損傷期,以攻下逐瘀、行氣活血、清熱涼血為主;中期以和營止痛、接骨續筋為主;後期或舒筋活血,或驅邪通痹,或補益氣血,或補益肝腎。從治療方式上可分三種,內治(內服),外治(外敷),推拿。

骨傷科中成藥主要可見於理血劑,現將一些臨床常用的介紹如下。

模塊一:骨折類常用中成藥

骨折是指由於外傷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質部分或完全斷裂的一種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壓痛,局部腫脹和出現瘀斑,肢體功能部位或完全喪失,完全性骨折尚可出現肢體畸形及異常活動。治宜根據傷情不同分別采用手法整複,或切開複位、夾縛固定等。內服藥物治療宜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服七厘散、雲南白藥等;外敷可選梔乳散。若腫消痛減後,治宜接骨續筋,內服接骨丸、跌打丸等;外貼改用接骨膏。後期恢複時治宜培補肝腎,舒筋通絡,內服舒筋活血丸、小活絡丸等。現將常用的幾種中成藥介紹如下。

七厘散(《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

【處方】血竭500g、乳香(製)75g、沒藥(製)75g、紅花75g、兒茶120g、冰片6g、麝香6g、朱砂60g。

【劑型規格】散劑,①每瓶裝1.5g;②每瓶裝3g。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定痛止血。主治跌打損傷,筋斷骨折之瘀血腫痛,或刀傷出血。並治無名腫毒,燒傷燙傷等。傷輕者不必服,隻用敷。

【組方分析】方中血竭、紅花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君藥。乳香、沒藥化瘀消腫,行氣止痛,為臣藥。兒茶、朱砂清熱止血,鎮心安神,為佐藥。麝香、冰片走竄通絡,散瘀止痛,為使藥。全方配伍,辛溫寒涼並用,苦澀甘平俱備,能散瘀消腫,定痛止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小兒酌減。

【使用注意】

①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②孕婦忌服。

③方中朱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久服,以防汞中毒;陰虛或脾弱者不宜服。

【知識拓展】

①本方來源於清代《良方集腋》,為外傷常用成藥之一。

②臨床常用於軟組織損傷、骨折、燒傷、癤病等疾病,也可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帶狀皰疹等屬氣滯血瘀者。

③主要劑型有散劑、膠囊劑、軟膏劑等。

接骨七厘散(《國家中成藥標準彙編》骨傷科分冊,2011版國家基本藥物品種)

【處方】乳香(製)、沒藥(製)、骨碎補(燙)、熟大黃(酒蒸)、當歸、土鱉蟲、血竭、硼砂、自然銅(醋煆)。

【劑型規格】散劑,①每瓶裝1.5g;②每瓶裝3g。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用於跌打損傷,續筋接骨,血瘀疼痛。

【組方分析】方中乳香、沒藥活血止痛,為君藥。土鱉蟲、自然銅、血竭、骨碎補活血,續筋接骨;當歸、血竭補血活血生肌,共為臣藥。大黃、硼砂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為佐藥。諸藥合用能活血化瘀,接骨止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小兒酌減。

【使用注意】

①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②孕婦忌服。不宜多服或久服。

傷科接骨片(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十六冊,2011版國家基本藥物品種)

【處方】乳香(製)、沒藥(製)、土鱉蟲、朱砂、自然銅(醋煆)、雞骨(炙)、三七、紅花、甜瓜子、海星、製馬錢子、冰片。

【劑型規格】片劑,每片重0.35g,每瓶裝24片。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壯骨。用於跌打損傷,閃腰岔氣,傷筋動骨,瘀血腫痛,損傷紅腫等症;對骨折患者需經複位後配合使用。

【組方分析】方中土鱉蟲活血,續筋接骨,為君藥。自然銅、雞骨接骨療傷,共為臣藥。佐以乳香、沒藥、三七、紅花活血消腫止痛,製馬錢子、冰片、朱砂清熱消腫止痛,甜瓜子通絡舒筋止痛,海星補腎壯骨。諸藥合用,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壯骨。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4片;10~14歲兒童一次3片。一日3次,以溫開水或黃酒送服。

【使用注意】

①本品不可隨意增加服量,增加時,需遵醫囑。

②孕婦忌服。

③10歲以下兒童禁服。

【知識拓展】中醫理論認為“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髒腑由之不和”、“肝主筋,腎主骨髓”。說明骨折勢必造成正氣的耗損,而筋骨的修複又主要依靠肝腎氣血的充養。傷科接骨片是采用現代仿生學原理與傳統中醫學理論相結合,以具有極強再生能力的天然海洋藥物海星和素有“以形補形”著稱的雞骨配以三七、紅花等傷科要藥精製而成的新型骨傷科中成藥,符合中醫“祛瘀活血而不傷正”、“先逐瘀血和營止痛,然後調養氣血”、“血不活則瘀不去,瘀不去則骨不接”、“去瘀生血氣,瘀去新骨生”的基本法則,也符合西醫補鈣,促進骨細胞再生等理論,對骨折傷筋的初、中、後三期合而治之,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和營生新、續筋接骨、滋補肝腎、強壯筋骨的功能,適用於新舊骨折、軟組織扭挫傷、骨質疏鬆症和多種關節疾病。列為骨傷科首選常用藥品。

活血止痛散(《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2011版國家基本藥物品種)

【處方】當歸400g、三七80g、乳香(製)80g、冰片20g、土鱉蟲200g、自然銅(煆)120g。

【劑型規格】散劑,每瓶裝3g。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組方分析】方中當歸活血散瘀,為君藥。三七、乳香活血散瘀止痛,為臣藥。佐以土鱉蟲、自然銅續筋接骨,療傷止痛;冰片清熱消腫止痛。諸藥合用,能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用法用量】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一次1.5g,一日2次。

【使用注意】

①孕婦及6歲以下兒童禁用。

②肝腎功能異常者禁用。

③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飲酒不適者可用溫開水送服。

【知識拓展】本品的主要劑型有散劑、膠囊劑、橡膠膏劑等。

舒筋活血丸(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一冊,2011版國家基本藥物品種)

【處方】土鱉蟲150g、紅花150g、桃仁150g、骨碎補150g、續斷150g、熟地黃150g、白芷150g、梔子150g、赤芍150g、桂枝150g、三七100g、乳香100g、蘇木100g、自然銅100g、大黃100g、兒茶50g、馬錢子50g、當歸250g、冰片25g。

【劑型規格】大蜜丸,每丸重6g。

【功能主治】舒筋通絡,活血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閃腰岔氣,筋斷骨折,瘀血疼痛。

【組方分析】方中紅花、桃仁為君,能活血散瘀。臣以土鱉蟲、赤芍、三七、乳香、蘇木活血散瘀;桂枝溫陽化氣,舒筋通絡;馬錢子通絡散結,消腫止痛;大黃、兒茶、自然銅、骨碎補、續斷活血止痛,續骨療傷止痛。佐以白芷散風除濕,消腫止痛;冰片清熱消腫止痛;當歸活血兼能養血,熟地黃滋陰養血,以補諸藥辛散太過耗傷陰血之弊,使瘀去而不傷正。諸藥合用,共奏舒筋通絡,活血止痛之效。